[实用新型]一种纵向重列式垂直塔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7728.9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9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波;袁春晖;高静;柳家勋;张朋;朱菁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自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机 停车位 动力控制模块 停车场 本实用新型 升降停车场 车库框架 垂直塔 停车库 立柱 停车 上下移动 升降链条 竖直放置 停车问题 位数增加 载车板 制动 升降 链条 下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纵向重列式垂直塔库,包括车库框架立柱,所述车库框架立柱内部设有若干列竖直放置的停车位组,每侧的上下相邻两个所述停车位组之间的距离相同,该停车位组包括若干纵向停车场和升降停车场,该升降停车场设置在纵向停车场之间,每个纵向停车场包括若干层停车位,每个停车位上均设置有一个用于放置车的载车板;升降停车场内设置有升降机和制动升降机上下移动的动力控制模块,动力控制模块和升降机之间通过链条固定连接,且在升降机和动力控制模块之间通过升降链条连接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狭长地带停车的问题,该停车库占地面积少,而且停车库内部满足同等高度的情况下车位数增加,解决停车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垂直塔库,尤其涉及一种纵向重列式垂直塔库。
背景技术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各式各样的立体车库在美国、西欧、日本的科技发展中陆续被提出,因为国外的土地面积有限的原因,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停车难的问题陆续出现的国外各个国家,所以随之立体车库也快速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后,西欧以及美国的智能车库已然普及起来了,而随之进入21世纪,日本、韩国的智能车库也是越来越普及,而国内则是在90年代才开始从国外引进立体车库的设备,现在随之国内用地的紧张以及停车难问题的出现,智能立体车库也慢慢发展起来,各式各样的车库类型应运而生。
现有的立体车库在碰上狭长的地带、其宽度不够的情况下,这种垂直升降塔库就没办法运用;而且只能限制于一式两户这种,每层停两个,当碰上限制高度的情况下,车位数就会偏少,以及狭长距离更长时,就不好建设这种库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立体车库,解决了在狭长地带停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纵向重列式垂直塔库,包括车库框架立柱,所述车库框架立柱内部设有若干列竖直放置的停车位组,每侧的上下相邻两个所述停车位组之间的距离相同,该停车位组包括若干纵向停车场和升降停车场,该升降停车场设置在纵向停车场之间,每个纵向停车场包括若干层停车位,每个停车位上均设置有一个用于放置车的载车板;
升降停车场内设置有升降机和制动升降机上下移动的动力控制模块,动力控制模块和升降机之间通过链条固定连接,且在升降机和动力控制模块之间通过升降链条连接处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库框架立柱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车库进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载车板和升降机均固定在柱上,柱均固定安装在钢架结构上;钢架结构和柱组合构建成车库框架立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纵向停车场包括但不局限于3个停车场,3个停车场包括1号停车场、2号停车场和3号停车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升降停车场两侧分别设置有不少于两列的升降停车场,其中靠近升降机一侧的停车位上设置有一个周转车位。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狭长地带停车的问题,该停车库占地面积少,而且停车库内部满足同等高度的情况下车位数增加,解决停车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详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自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自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77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