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6013.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7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川;谢小伟;张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卓云遥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3B1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 |
地址: | 10014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控制器 长焦 调焦 自动对焦系统 本实用新型 生成控制 焦距 对焦 指令 控制器计算 计算物距 控制指令 相机焦距 支撑部件 物距 调解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包括:用于调节相机焦距的调焦传动机构;用于固定所述调焦传动机构的支撑部件;以及计算物距和调整角度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该调整角度生成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调焦传动机构调节相机的焦距。当需要对焦时,控制器计算物距和调整角度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该调整角度生成控制指令,调焦传动机构接收该控制指令调节相机的焦距。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不需要人工调解从而提高了长焦相机的对焦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
背景技术
长焦相机由于具有远距离、非接触高清晰成像的优势,在电力巡视、目标侦查、灾害监测、运动摄影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譬如,我国输电线路的巡视,通常通过巡线工定期携带长焦相机至杆塔附件,对杆塔部件如绝缘子、金具、线夹、塔头等部位进行拍照,检查发现线路上各元器件老化、疲劳、氧化、腐蚀等情况及雷击等外力破坏情况,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电力安全。
然而,由于长焦相机镜头长、镜深短、视场小,对焦较为困难。为了满足远距离高清晰拍照的要求,通常需要采用长焦相机通过手动调节焦距、或通过遥控手段远程控制调焦机构进行对焦。这种依赖于人工的方式对焦速度慢,容易由于跑焦而使目标拍虚。
因此,如何提高长焦相机的对焦速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以提高长焦相机的对焦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包括:
用于调节相机焦距的调焦传动机构;
用于固定所述调焦传动机构的支撑部件;以及
计算物距和调整角度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该调整角度生成控制指令,并控制所述调焦传动机构调节相机的焦距。
优选地,在上述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中,所述调焦传动机构包括驱动器、主动轮和从动轮,其中,所述驱动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根据该控制指令带动所述主动轮运行,所述从动轮固定在所述相机的调焦环上并与所述主动轮相啮合。
优选地,在上述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中,所述调焦传动机构还包括采集所述调焦环的转动角度并生成角度信号的反馈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角度信号并结合该角度信号计算调整角度。
优选地,在上述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套设并紧固在相机上的第一支架;
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底座,所述底座安装所述驱动器;
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支架,通过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二支架安装所述主动轮;以及
将所述从动轮锁紧在调焦环上的锁紧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对接后具有圆形孔结构的紧固箍,所述紧固箍通过调整螺钉将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相机上。
优选地,在上述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中,所述从动轮为圆弧齿,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主体和锁紧螺钉,所述锁紧主体与所述圆弧齿通过锁紧螺钉组合在一起时能够形成安装在调焦环的圆孔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中,所述主动轮为齿轮。
优选地,在上述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中,所述反馈传感器为电位计。
优选地,在上述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中,所述驱动器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在上述长焦相机自动对焦系统中,还包括用于安装相机的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卓云遥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卓云遥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6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实验用聚光镜移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镜头用变倍调节筒的快速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