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干冷的双滚筒压片冷却输送粉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5411.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2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吕良宗;李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豪元晟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30B11/18;B30B1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输送机 传送带支架 粉碎机 传送网 动力辊 冷却管 双滚筒 压片 冷却 传送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双轴破碎机 冷却效率 压片装置 转动连接 风机 吹风 涂料 包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干冷的双滚筒压片冷却输送粉碎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置于地面上的冷却输送机、连接于冷却输送机前端的压片装置和连接于冷却输送机后端的双轴破碎机,冷却输送机包括置于地面上的传送带支架、转动连接于传送带支架两端的两个动力辊、共同套设于两个动力辊上的传送网、固定连接于传送带支架上的包围传送网的外壳、固定连接于外壳内的冷却管和固定连接于外壳内并对传送网上表面吹风的风机,冷却管内通过低温的水,达到了增强对传送网上的涂料冷却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干冷的双滚筒压片冷却输送粉碎机。
背景技术
在制作涂料的过程中,传统工艺首先要将涂料的原材料加工好后热融成胶状物,经过冷却挤压变成硬质的薄片,再经过粉碎结构进行粉碎,粉碎得到的碎片再经过研磨得到粉末状的涂料。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32722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挤出物料的压片冷却输送机,压片装置采用双滚筒压片机,滚筒内设有水冷装置。输送带由彼此叠合的鳞片组成,并设有风扇对输送带进行吹风冷却。本设备不仅制造容易、成本低,而且能有效地消除现有设备所存在的压片粘结和输送物料的“滴露”现象,产、质、量显著提高。
上述设备中间仅通过吹风冷却效率太低,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多组风机配合,生产线长而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干冷的双滚筒压片冷却输送粉碎机,能够通过冷风循环结构让涂料处于低温环境下,增强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快速干冷的双滚筒压片冷却输送粉碎机,包括置于地面上的冷却输送机、连接于冷却输送机前端的压片装置和连接于冷却输送机后端的双轴破碎机,冷却输送机包括置于地面上的传送带支架、转动连接于传送带支架两端的两个动力辊、共同套设于两个动力辊上的传送网、固定连接于传送带支架上的包围传送网的外壳、固定连接于外壳内的冷却管和固定连接于外壳内并对传送网上表面吹风的风机,冷却管内通过低温的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冷却管将外壳内的温度降低,风机吹动气流在外壳内进行循环,使外壳内的温度一直保持低温,涂料经过外壳内的空间会被快速冷却,提高冷却效率,并且风机吹出的风也能起到干燥涂料的效果。
较佳的,外壳沿传送网长度方向呈圆柱形设置并且一端抵接于压片装置上、另一端包围传送网靠近双轴破碎机的一端使外壳内部形成冷室。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外壳尽量包围整个冷却输送机,让涂料从压片装置出来后就一直处于外壳内部的冷室中,圆形的外壳内方便内部空气循环,提高冷却效率。
较佳的,压片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传送带支架上的两个相互抵接的骤冷辊,外壳抵接于两个骤冷辊两侧并且外壳抵接骤冷辊位置处设置有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增强外壳在靠近骤冷辊这一侧的密封性,并且耐磨层能够防止外壳和骤冷辊因为相互摩擦而产生磨损,增大外壳与骤冷辊之间的缝隙。
较佳的,在对应外壳包围传送网靠近双轴破碎机的一端位置处的外壳上固定连接有下垂式的帘布,帘布底端抵接于传送网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帘布帮助外壳在靠近双轴破碎机的一端尽量密封,而且帘布因为本身比较柔软不会影响涂料从外壳内出来运动到双轴破碎机处。
较佳的,冷却管紧贴外壳内壁并且呈螺旋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增大冷却管在外壳内的空间体积,能够更好的让冷却管对外壳内的空气进行降温,紧贴外壳内壁能够在起到支撑冷却管的同时减少冷却管内外壳内部空间的干涉。
较佳的,冷却管两端伸出外壳设置并且在冷却管两端与外壳连接处固设有密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豪元晟五金塑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豪元晟五金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5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