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外墙保温节能构造的钻芯取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2851.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8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侍崇磊;陈如冰;杨冬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中信节能与环境检测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头 取样棒 钻芯取样 推片 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手柄 节能构造 外墙保温 通孔 动力输出轴 可拆卸连接 方向间隔 空心柱体 一端开口 钻孔取样 钻头通孔 保护芯 扁平状 侧壁沿 钻头轴 机芯 检测 底端 空腔 内芯 取芯 伸入 钻齿 容纳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外墙保温节能构造的钻芯取样机,包括机架、驱动装置和钻头,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钻头与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可拆卸连接;所述钻头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体,所述钻头具有容纳所述钻芯取样机芯样的空腔,所述钻头的底端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钻齿;所述钻头的侧壁沿所述钻头轴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钻芯取样机还包括用于推出所述钻头内芯样的取样棒,所述取样棒为L形,所述取样棒包括推片和手柄,所述推片和所述手柄固定连接且互成直角,所述推片能够伸入所述通孔内。本实用新型钻孔取样机通过所述取样棒与钻头通孔配合取芯样,方便快捷;且取样棒推片为扁平状,能够保护芯样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外墙保温节能构造的钻芯取样机。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了对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方法,当对围护结构中墙体之外的部位(如屋面、地面等)进行节能构造检验时,也可以参照规定进行。
钻芯检验外墙节能构造应在外墙施工完工后、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前进行。钻芯检验外墙节能构造的取样位置应选取节能构造有代表性的外墙上相对隐蔽的部位,并宜兼顾不同朝向和楼层;取样位置必须确保钻芯操作安全,且应方便操作;外墙取样数量为一个单位工程每种节能保温做法至少取3个芯样。取样部位宜均匀分布,不宜在同一个房间外墙上取2个或2 个以上芯样。钻取芯样深度为钻透保温层到达结构层或基层表面,必要时也可钻透墙体。当外墙表层坚硬不易钻透时,也可局部剔除坚硬面层后钻取芯样。但钻芯后应恢复剔除前原有外墙的表面装饰层。钻取芯样深度只需要钻透保温层到达结构层或基层表面即可。
目前,钻芯检验外墙节能构造采用空心钻头,从保温层一侧钻取直径 70mm的芯样。空心钻头外表面光滑封闭。钻芯时,芯样留在空心钻头里面难以取出,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且容易破坏芯样的完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钻头外表面光滑封闭,取一个完整芯样且不方便不快捷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外墙保温节能构造的钻芯取样机,包括机架、驱动装置和钻头,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钻头与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可拆卸连接;
所述钻头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体,所述钻头具有容纳所述钻芯取样机芯样的空腔,所述钻头的底端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钻齿;
所述钻头的侧壁沿所述钻头轴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钻芯取样机还包括取样棒,所述取样棒为L形,所述取样棒包括推片和手柄,所述推片和所述手柄固定连接且互成直角,所述推片能够伸入所述通孔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钻头的侧壁沿所述钻头轴向方向设有一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靠近所述钻头的两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钻头的侧壁沿所述钻头轴向方向交错且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分布于两端的两个所述通孔靠近所述钻头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长条形。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长度小于所述钻头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推片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通孔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取样棒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取样棒的材质为扁钢。
所述扁钢的厚度为3mm-8mm。
进一步的,当用所述取样棒取芯样时,所述推片的表面与所述钻头内的芯样顶面贴合,防止破坏芯样表面。
优选的,所述钻齿为硬质合金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中信节能与环境检测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中信节能与环境检测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2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