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修复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2450.6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7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跃平;孙大为;杨后军;孙千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管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2 | 分类号: | F16L55/16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侯佳猷 |
地址: | 202154 上海市崇明区港西镇三双公***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架 辅助软管 辅助设备 修复 管道修复 牵拉绳 本实用新型 充气口 光固化 密封板 照射灯 充气 端部连接 对接密封 均匀安装 可拆卸的 不安全 放入 损伤 穿过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固化管道修复辅助设备,所述的管道修复辅助设备包括辅助软管,以及灯架,所述灯架的周边均匀安装有照射灯,所述辅助软管的端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密封板,所述辅助软管通过密封板与待修复管道对接密封,所述辅助软管上开设有充气口,用于通过充气口给辅助软管充气,并在充气后的辅助软管内放入灯架,所述灯架的端部连接有牵拉绳,所述牵拉绳穿过待修复管道,用于将灯架通过牵拉绳拖入待修复管道内。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设备,可以很好的辅助照射灯拖入待修复管道内,避免灯架的损伤,同时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解决现有的管道光固化修复方式容易导致灯架的损害,且工作人员极度不安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修复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管道是支撑社会发展及保证人民生活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经过多年运行后,由于腐蚀、运行管理不善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损伤和泄露,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全线更换新管道,不仅工程量庞大,而且耗资大、工程期长。
管道维护养护是保证其正常机理及功能的必要手段,管道的修复工作主要通过开挖修复和非开挖修复两种修复方式进行管道修复。开挖修复即直接将管道挖开,然后对待修复管道进行修复,管道的开挖修复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经济影响比较大,且容易造成其余管道的破坏等安全事故。
然而,非开挖修复对于基础设施低影响、低维护的修复方式逐渐备受重视。目前,现有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方法中主要采用紫外光固化修复。紫外灯光固化修复法使用拖拉的方法将材料软管拖入地下管道内。经过紫外光固化技术硬化后、在现有管道内形成内衬新管,用以替代原有管道的功能。这个方法在材料软管被拖入时需要很大的拉力、一般在管道内预先敷设地膜、然后实施施工。该方法施工效率高,只需数小时即可完成管道的修复更新,同时兼有施工过程环保安全的特点。对交通等影响小。真正100%非开挖内衬修复,不用开挖工作坑。
但常规光固化内衬修复方法,在放灯时,极为困难,软管材料拉入后,充气将软管材料膨胀,但是打开端部放灯的瞬间,气压瞬间降为零,软管材料在自重作用下,恢复扁平状态,紫外灯无法放入。
目前采用塑料软袋与软管扎头连接,将紫外灯放进软袋内,需要向软袋里加气加压,使软管材料膨胀,控制紫外灯架匀速下降,井下人工控制灯架转弯。容易造成紫外灯架损害,而且整个过程,使得工作人员在井下极度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固化管道修复辅助设备,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设备,可以很好的辅助照射灯拖入待修复管道内,避免灯架的损伤,同时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用以解决现有的管道光固化修复方式容易导致灯架的损害,且工作人员极度不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光固化管道修复辅助设备,所述的管道修复辅助设备包括辅助软管、牵拉绳和灯架,所述辅助软管的端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密封板,所述辅助软管通过密封板与待修复管道对接密封,所述辅助软管上开设有充气口,用于通过充气口给辅助软管充气,并在充气后的辅助软管内放入灯架,所述牵拉绳一端连接灯架,另一端穿过待修复的管道,用于将灯架通过牵拉绳拖入待修复管道内。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固化管道修复辅助设备,所述辅助软管为可伸缩的透明软管。可伸缩的结构使得工作结束后可以对辅助设备进行折叠,不但可以节省摆放空间,而且,使用完之后可以放在管道内,不需要每次都带出去,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和劳动力。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固化管道修复辅助设备,所述灯架为弹性钢筋骨架。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固化管道修复辅助设备,所述灯架为多节顺次连接的工字形结构组成,所述工字形结构的四个端部设置照射灯。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固化管道修复辅助设备,所述的照射灯为紫外LED灯。紫外LED灯耗电量小,节约电能且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管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管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2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密性测试快速封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线补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