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针防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1956.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7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苏雅;林远方;于会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31272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层 金属防护层 隔热层 防烫装置 锯齿状 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 工作负担 切口插入 人体穴位 同一方向 侧面 半开口 弯折的 艾条 拔出 背对 盒状 灸针 燃尽 弯折 炙针 医护 贯穿 | ||
一种温针防烫装置,包括金属防护层,连接层,隔热层,所述连接层一侧面设有所述金属防护层,所述连接层的另一侧面设有所述隔热层。所述金属防护层通过所述双面胶与所述连接层连接,所述隔热层通过所述双面胶与所述连接层连接。所述金属防护层的中间有锯齿状的切口,所述切口贯穿所述连接层和所述隔热层。所述金属防护层和所述连接层的外缘均向同一方向弯折,以形成半开口的盒状,所述金属防护层和所述连接层外缘弯折的方向背对所述隔热层。使用时将灸针通过锯齿状的切口插入人体穴位,当艾条燃尽后可将炙针拔出并将防烫装置中灸灰收集,这样即改善了工作环境,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又防上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针防烫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温针炙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可,但是有时受炙的人需平卧或俯卧在床上,这样的话,炙灰很容易撒落在床上。另外,有时需对于像肩膀,脖子,肘部,膝盖,脚面等不同部位不同角度温针炙时会产生很多炙灰撒落在地上,这样都给后续清理工作带来麻烦。本实用新型可防止艾灰掉落在地上改善了环境,医护人员也不用时时查看,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针防烫装置,包括金属防护层,连接层,隔热层,所述连接层一侧面设有所述金属防护层,所述连接层的另一侧面设有隔热层。所述连接层两侧面都附有双面胶,所述金属防护层通过所述双面胶与所述连接层连接,所述隔热层通过所述双面胶与所述连接层连接。所述金属防护层的中间有锯齿状的切口,并且所述切口贯穿所述连接层和所述隔热层。金属防护层与隔热层为可替换的。该温针防烫装置可折叠为盒状。所述金属防护层和所述连接层的外缘均向同一方向弯折,以形成半开口的盒状,所述金属防护层和所述连接层外缘弯折的方向背对所述隔热层。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方便接到温针灸时产生的灸灰,既能有效避免炙灰对人体烫伤,减少清理灸灰的工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医护人员也不用时时查看患者。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温针防烫装置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温针防烫装置实施例一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温针防烫装置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温针防烫装置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温针防烫装置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温针防烫装置实施例二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温针防烫装置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一种温针防烫装置,包括金属防护层1、连接层2、隔热层3,所述连接层2一侧面设有所述金属防护层1,所述连接层2的另一侧面设有隔热层3。所述连接层2两侧面都附有双面胶,所述金属防护层1通过所述双面胶与所述连接层2连接,所述隔热层3通过所述双面胶与所述连接层2连接。所述金属防护层1的中间有锯齿状的切口4,并且所述切口4贯穿所述连接层2和所述隔热层3。金属防护层1与隔热层3为可替换的。使用时将灸针通过锯齿状的切口插入人体穴位,点燃艾条时灸灰下落在防烫装置中,当艾条燃尽后可将炙针拔出并将防烫装置中灸灰收集,这样即改善了工作环境,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实施例二,如图4—7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医院,未经深圳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1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