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的多向耗能软钢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1691.9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7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梁宇建;苏三庆;王俊;向照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槽 软钢 环形凹槽 软钢板 上端板 下端板 阻尼器 耗能软钢 可更换 上端 多向 下端 本实用新型 减震耗能 周向分布 多方向 上表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的多向耗能软钢阻尼器,包括上端板、下端板、若干X形软钢板、若干软钢圈,其中,上端板的四个端面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一插槽,下端板的四个端面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二插槽,其中,一个软钢圈对应一个第一插槽及一个第二插槽,任一软钢圈的上端插入并固定于对应第一插槽内,任一软钢圈的下端插入并固定于对应第二插槽内;上端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下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各X形软钢板的下端插入并固定于第二环形凹槽内,各X形软钢板的上端插入于并固定于第一环形凹槽内,且各X形软钢板沿周向分布,该阻尼器能够实现多方向的减震耗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抗震与减震领域,涉及一种可更换的多向耗能软钢阻尼器。
背景技术
金属阻尼器尤其是软钢阻尼器是一种良好的减震隔震构件,由于金属在进入塑性状态后具有良好的滞回特性,并在弹塑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大量能量,因而被用来制造不同类型和构造的耗能减震器。从受力形式上可分为轴向屈服型、剪切屈服型、弯曲屈服型和扭转屈服型阻尼器,已有的耗能阻尼器有以下这几种:X形和三角形耗能器、扭转梁耗能器、弯曲梁耗能器、U型钢板耗能器、钢棒耗能器、圆环耗能器、双圆环耗能器、加劲圆环耗能器等。相比于其粘弹型、摩擦型、粘滞液体型等其他类型阻尼器,金属阻尼器易加工、滞回性能稳定、易于更换、造价及维护费用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和修复领域。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相继建成,不可忽略的是此类超高层建筑受到地震作用下结构振动幅度过大,影响日常使用,更甚者造成结构的破坏,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减少大型结构的振幅成为人们要解决的问题。阻尼器,是以提供振动的阻力来耗减振动能量的装置,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但由于技术原因,目前用于建筑结构的阻尼器大多是单一方向的减震耗能,大大限制了其实际耗能减震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更换的多向耗能软钢阻尼器,该阻尼器能够实现多方向的减震耗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更换的多向耗能软钢阻尼器包括上端板、下端板、若干X形软钢板、若干软钢圈,其中,上端板的四个端面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一插槽,下端板的四个端面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二插槽,其中,一个软钢圈对应一个第一插槽及一个第二插槽,任一软钢圈的上端插入并固定于对应第一插槽内,任一软钢圈的下端插入并固定于对应第二插槽内;
上端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下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各X形软钢板的下端插入并固定于第二环形凹槽内,各X形软钢板的上端插入于并固定于第一环形凹槽内,且各X形软钢板沿周向分布。
还包括若干第一螺杆及若干第二螺杆,一根第一螺杆对应上端板的一个端面,一根第二螺杆对应下端板的一个端面;
第一螺杆穿过上端板上对应的端面以及插入于该端面上各第一插槽内的软钢圈将插入于该端面上各第一插槽内的软钢圈与上端板相连接;
第二螺杆穿过下端板上对应的端面以及插入于该端面上各第二插槽内的软钢圈将插入于该端面上各第二插槽内的软钢圈与下端板相连接。
上端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板及第二环形槽板,且第一环形槽板位于第二环形槽板内,第一环形槽板与第二环形槽板组成第一环形凹槽。
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环形槽板的侧面、X形软钢板上端的侧面及第二环形槽板将第一环形槽板、X形软钢板及第二环形槽板相连接。
上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三环形槽板及第四环形槽板,且第三环形槽板位于第四环形槽板内,第三环形槽板与第四环形槽板组成第二环形凹槽。
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三环形槽板、X形软钢板下端的侧面及第四环形槽板将第三环形槽板、X形软钢板及第四环形槽板相连接。
X形软钢板的数目为4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1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主动/被动混合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置螺纹筒的可更换弧形软钢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