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钻井液循环管汇一体化橇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79902.5 | 申请日: | 2017-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3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春;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湖县鸿达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撬装 吊耳 螺栓 固定铰链 橇装 钻台 本实用新型 钻井液循环 旋转铰链 阀门组 抱箍 管汇 包装运输架 安全性能 主体顶部 主体下部 一体化 钻台面 节约 井架 立管 两组 平行 美观 清晰 支撑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钻井液循环管汇一体化橇装,包括调节螺栓、旋转铰链、吊耳、固定铰链、抱箍及橇装主体,在撬装主体顶部设置钻台阀门组,撬装主体中设置立管管线,所述吊耳设置两组,分别为设置在撬装主体的上部的第一吊耳及设置在撬装主体下部的第二吊耳,调节螺栓设置在撬装主体与地面之间并将撬装主体进行支撑,旋转铰链设置在调节螺栓上部,所述固定铰链设置在撬装主体上且固定铰链高度与井架钻台面平行,所述的抱箍设置在钻台阀门组的最上方。本实用新型方便了运输、节约了包装运输架的成本、结构清晰美观,且操作简单方便、定位方便、节约作业时间,安全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涉及石油钻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钻井液循环管汇一体化橇装。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钻井液循环管汇是由立管管线、钻台阀门组、地面管线、地面阀门组等组成,这些部件分散开运输,需要加工包装运输架,运输成本高,到使用现场安装繁琐、调试时间长、安全性差且不易定位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钻井液循环管汇一体化橇装,该一体化橇装不需要运输架,运输方便、成本降低。现场安装拆卸方便、节约设备调试时间、定位方便且安全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新型钻井液循环管汇一体化橇装,包括调节螺栓、旋转铰链、吊耳、固定铰链、抱箍及橇装主体,在撬装主体顶部设置钻台阀门组,撬装主体中设置立管管线,所述吊耳设置两组,分别为设置在撬装主体的上部的第一吊耳及设置在撬装主体下部的第二吊耳,调节螺栓设置在撬装主体与地面之间并将撬装主体进行支撑,旋转铰链设置在调节螺栓上部,所述固定铰链设置在撬装主体上且固定铰链高度与井架钻台面平行,所述的抱箍设置在钻台阀门组的最上方。
所述的旋转铰链上设置挂钩,挂钩的钩部连接旋转铰链,另一端与井架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铰链与井架钻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①独特的集成设计:方便了运输、节约了包装运输架的成本、结构清晰美观。
②现场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定位方便、节约作业时间,且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视图。
其中1调节螺栓、2旋转铰链、3第一吊耳、4固定铰链、5第二吊耳、6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橇装,具体来说是一种将钻井液循环管汇汇集成为一体的撬装,所述撬装包括调节螺栓1、旋转铰链2、固定铰链4、吊耳、抱箍6及橇装主体。在撬装主体顶部还设置钻台阀门组,撬装主体中设置立管管线,所述吊耳设置两组,分别为设置在撬装主体的上部的第一吊耳3及设置在撬装主体下部的第二吊耳5,调节螺栓1设置在撬装主体与地面之间并将撬装主体进行支撑,旋转铰链2设置在调节螺栓1上部,所述固定铰链4设置在撬装主体上且固定铰链4的高度与井架钻台面平行,所述的抱箍6设置在钻台阀门组的最上方,其将钻台阀门组及钻台阀门组以下的立管管线集成在一体化橇装上,然后只需要调整橇装就能实现安装。
现场安装时,首先将旋转铰链的挂钩元件焊接固定在井架上,再将集成后的橇装的旋转支撑轴挂在与井架焊接好的旋转铰链的挂钩上,然后用第二吊耳5将整个橇装缓缓拉起至竖直位置,再将固定铰链4固定在钻台面上,最后将地面接触的1调节螺栓锁紧,这样就完成此次的集成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湖县鸿达阀门管件有限公司,未经建湖县鸿达阀门管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9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修作业自动排管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录井脱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