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重认证机制的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8449.6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3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康晓峰;翁布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几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9/00;E05B4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张东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识别模块 主控制模块 确认模块 智能锁 本实用新型 双重认证 信号连接 门锁 多重认证 确认信号 身份合法 或门 锁体 电源 架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认证机制的智能锁,其包括锁体、主控制模块、电源和身份识别模块,该身份识别模块与主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智能锁还包括设置在门内侧和/或门外侧的至少一个确认模块,所述确认模块能与身份识别模块独立地工作并与主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仅当身份识别模块和确认模块分别向主控制模块发出身份合法的信号和确认信号之后才允许门锁被自动或手动地打开。因此,通过在现有的智能锁架构上增加确认模块实现双重或多重认证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门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锁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双重认证机制的智能锁。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以及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应运而生。作为智能入户的首要一环,同时又是智能安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门锁迎来其黄金发展期。
实际上,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各种各样的智能锁。例如由实用新型专利CN204965554U公开了一种指纹锁,其包括固定设置在门锁外面板上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该指纹识别结构包括安装座和指纹采集面板,所述安装座固定在门锁外面板上,所述指纹采集面板固定在安装座上,指纹采集面板面朝门锁外面板设置;所述指纹识别结构设置在门锁的把手下面。
另外,在专利文献CN105155944A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种开锁方式的智能门锁,包括安装于门体中的锁体和多个开锁模块,所述开锁模块包括指纹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和脸部识别模块,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选择相应的开锁模块进行验证开锁。该门锁通过在外面板设置有多个开锁模块,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某一个开锁模块进行验证开锁,提高了门锁的使用便利性,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通过设置有多种开锁模块,使得该门锁的稳定性更高,避免因某一模块发生故障而影响开锁,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智能锁通常是在身份识别模块识别到合法地身份之后便直接允许门锁被自动或手动地从户外打开并且对从室内开锁也没有任何限制。然而,在某些场合下,这可能使得门锁被意外打开并从而导致风险。例如,在家用门锁的场景下,小孩可能会在大人不注意的情况下转动把手而开门并溜出去。或者,在门锁开启密码或门卡被盗或丢失的情况下,未经授权地第三方可以凭相关密码或门卡直接开门,从而导致失窃或其它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重认证功能的智能锁,该智能锁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在确保便捷性和智能化的同时提高安全性。在此,“双重认证”指的是两重或两重以上的认证,例如可以是三重认证或四重认证等。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具有双重认证机制的智能锁解决,该智能锁包括锁体、主控制模块、电源和身份识别模块,该身份识别模块与主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智能锁还包括设置在门内侧和/或门外侧的至少一个确认模块,该至少一个确认模块能与身份识别模块独立地工作并与主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在此,“独立地工作”是指确认模块可以与身份识别模块无关地工作,也就是说既可以与身份识别模块并行地工作(例如在室外开锁时就是这种情形),也可以单独运行(例如在室内开门时无需身份识别的情形)。信号连接是指通过数据线相互连接或者以无线技术相互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在室外开锁时,仅当身份识别模块和确认模块分别向主控制模块发出身份合法的信号和确认信号之后才允许门锁被自动或手动地打开。而在从室内开锁时,用户可以通过对例如开锁按钮进行操作并且通过确认模块进行开锁意图确认来实现开锁。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的智能锁架构上增加确认模块实现双重或多重认证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门锁的安全性。确认模块可以设置在门内侧和/或门外侧,从而在门内侧和/或门外侧实现双重认证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几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几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8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