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巷道的棚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6344.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3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于驰;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7/01 | 分类号: | E21D17/01;E21D17/02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形支撑 支护 棚顶 巷道 巷道侧壁 复合层 顶棚 本实用新型 顶杆支撑 支护板 顶杆 破损 煤矿开采 安全事故 受力不均 巷道地面 连接件 伸缩架 变窄 多层 固接 后沿 井下 变形 开口 延伸 支撑 保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巷道的棚顶装置,包括支护顶杆支撑的顶棚,所述的顶棚内侧还设有拱形支撑顶,其中,拱形支撑顶为开口朝向地面的U型钢,U型钢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支护顶杆支撑的顶棚具有的伸缩架固接,另一端经过棚顶后沿巷道侧壁延伸至巷道地面,拱形支撑顶的内侧还设有复合层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巷道的棚顶设置成多层的复合层顶装置,第一支护顶杆和第二支护顶杆通过复合层顶装置支撑拱形支撑顶,避免了拱形支撑顶受力不均导致的变形,避免了顶、巷道侧壁支护板破损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克服了现有技术顶、巷道侧壁支护板破损造成的行走的巷道变窄的缺陷,进而,保证了煤矿开采井下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开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巷道的棚顶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开采中,巷道顶棚大多采用U型的棚顶支护,这种棚顶支护的U型钢棚变形量大,支撑点受力不均,容易破碎,不仅难以回收,同时,导致行走的巷道变窄,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巷道顶棚变形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巷道的棚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巷道的棚顶装置,包括支护顶杆支撑的顶棚,所述的顶棚内侧还设有拱形支撑顶,其中,拱形支撑顶为开口朝向地面的U型钢,U型钢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支护顶杆支撑的顶棚具有的伸缩架固接,另一端经过棚顶后沿巷道侧壁延伸至巷道地面,拱形支撑顶的内侧还设有复合层顶。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巷道的棚顶装置,拱形支撑顶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支护顶杆和第二支护顶杆,第一支护顶杆和第二支护顶杆的顶部支撑复合层顶。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巷道的棚顶装置,复合层顶包括第一支撑平板和第二支撑平板,第一支撑平板和第二支撑平板及第二支撑平板与拱形支撑顶之间还设有支撑块。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巷道的棚顶装置,支护顶杆、第一支护顶杆和第二支护顶杆为液压顶杆。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巷道的棚顶装置,第一支撑平板和第二支撑平板为钢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巷道的棚顶装置,支撑块为多个交错排列的小金属块。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巷道的棚顶设置成多层的复合层顶装置,第一支护顶杆和第二支护顶杆通过复合层顶装置支撑拱形支撑顶,避免了拱形支撑顶受力不均导致的变形,避免了顶、巷道侧壁支护板破损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克服了现有技术顶、巷道侧壁支护板破损造成的行走的巷道变窄的缺陷,进而,保证了煤矿开采井下的安全;使用后的部件分别回收,大大提高了设备部件的利用率,提高了效益,降低了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巷道的棚顶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支护顶杆;2、伸缩架;3、拱形支撑顶;4、第一支护顶杆;5、第二支护顶杆;6、第一支撑平板;7、第二支撑平板;8、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6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铰接矿用单体支柱顶盖
- 下一篇:一种采煤巷道护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