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固定牛津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5112.X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誉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津杯 本实用新型 可固定 平衡翼 针形 支架 三角形分布 化学仪器 抑菌圈 抑菌 直观 测算 统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可固定牛津杯,属于化学仪器技术领域,为精确控制抑菌实验而设计。本实用新型由牛津杯、针形支架、平衡翼组成;所述的牛津杯底部具有呈三角形分布的针形支架,可固定牛津杯;所述的针形支架与牛津杯连接处水平方向设有平衡翼。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便于实验的统一,减少误差;牛津杯底部的平衡翼上带有刻度,可以直观的测算抑菌圈的大小,准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生素微生物检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固定牛津杯。
背景技术
通过牛津杯法测量致病菌抑菌圈大小,来反映抗生素、抑菌肽以及其他抑菌物质的效价,是国际上认可的通用方法,这种方法直观、简单,但同时,这种方法因培养皿大小规格和操作者的习惯不同,固体培养基厚度不均,操作方法难以统一,导致误差较大,而且传统牛津杯只是放置于培养基表面,无法固定位置,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侧滑漏液,影响实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固定牛津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抗菌效价测定实验中因为培养基厚度不一,牛津杯偏移等因素,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可固定牛津杯,其特征在于,它由牛津杯、针形支架、平衡翼组成;所述针形支架具有控制固体培养基厚度以及固定牛津杯的作用;所述的平衡翼可平衡牛津杯并具有直接测量抑菌透明圈直径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使用方法是:一种新型可固定牛津杯,使用时,取所需数量的牛津杯置于培养皿中,针形支架向下,缓慢注入混有菌液的固体培养基,待培养基高度没过针形支架,碰触平衡翼后停止注入,培养基凝固后进行效价测定实验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效价测定实验中,由于针形支架高度固定,注入固体培养基时可由此控制培养基厚度,同时将牛津杯固定在固体培养基上方;平衡翼控制牛津杯平衡,并且可直接从平衡翼上的刻度来测量透明圈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控制固体培养基厚度,固定牛津杯位置,便于实验的统一、降低了误差;平衡翼上的刻度,可直观测量抑菌透明圈直径大小,准确方便、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固定牛津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牛津杯;2-针形支架;3-平衡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牛津杯1、针形支架2、平衡翼3组成;所述的牛津杯1为圆柱体,中空,底部连接针形支架2以及平衡翼3。
如图1所示,使用前,先将牛津杯放置在培养皿上,针形支架2在下,向培养基中注入固体培养基,待液面完全没过针形支架2,碰触平衡翼3时停止,固体培养基完全凝固后向牛津杯1中注入试样进行抑菌测定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5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生产乙醇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物发酵的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