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空调应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5103.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2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祁丰钣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418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空调 电梯控制台 控制面板 应急系统 本实用新型 温度显示器 电梯故障 轿顶 轿厢 装机 通风性能 通风状况 自主控制 出风管 出风口 防溢漏 回风管 信号线 底盘 按钮 风速 回风 机箱 保温 电梯 乘客 封闭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空调应急系统,包括电梯空调以及连接电梯空调的厢内温度显示器、电梯控制台、厢内控制面板,所述电梯空调包括轿顶装机,所述轿顶装机包括机箱、回风管、保温冷出风管、防溢漏底盘、回风架、出风口和若干信号线,所述电梯控制台连接并控制电梯空调,所述厢内温度显示器连接电梯空调并实时反映电梯空调风速和轿厢内温度,所述电梯控制台控制并监测电梯的运行情况,且于电梯故障封闭时开启厢内控制面板,所述厢内控制面板包括若干用于控制电梯空调的调节按钮,能够使乘客在电梯故障关闭时从轿厢内自主控制通风状况,且整体通风性能好,易于控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梯空调应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空调应急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空调应急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通风就是对轿厢内的空气进行流动,从而达到控制温度、湿度,改善轿厢环境的过程。目前国标位于轿厢内相关空气参数进行规定,所以轿厢内的设计也无法参加相关标准,通风方式各种各样,容易造成轿内通风效果差,一方面影响着乘客的舒适,一方面无法预防疾病的传染。目前,许多电梯通过电梯空调的安装运行,实现了本身的通风功能,更加的舒适和可控,尤其当电梯遇到机械故障等非完全停电故障时,轿厢在楼层间关闭停滞,乘客容易惊慌失措,停滞的电梯内通风环境可能无法满足乘客长时间驻留的舒适度要求,故设计一种能够使乘客在电梯故障关闭时从轿厢内自主控制通风状况的电梯空调应急系统是极具价值的,不仅在紧急状况时保证轿厢内通风状况和乘客的舒适程度,而且易于安抚心情,利于安全,防止高温、缺氧等极端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空调应急系统,能够使乘客在电梯故障关闭时从轿厢内自主控制通风状况,且整体通风性能好,易于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空调应急系统,包括电梯空调以及连接电梯空调的厢内温度显示器、电梯控制台、厢内控制面板,所述电梯空调包括轿顶装机,所述轿顶装机包括机箱、回风管、保温冷出风管、防溢漏底盘、回风架、出风口和若干信号线,所述电梯控制台连接并控制电梯空调,所述厢内温度显示器连接电梯空调并实时反映电梯空调风速和轿厢内温度,所述电梯控制台控制并监测电梯的运行情况,且于电梯故障封闭时开启厢内控制面板,所述厢内控制面板包括若干用于控制电梯空调的调节按钮。
作为优选,所述轿顶装机还包括防尘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厢内温度显示器位于电梯轿厢人机面板显示屏上。
作为优选,所述厢内控制面板位于电梯轿厢喇叭口的下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采用电梯空调,由电梯控制台实现正常控制,且轿顶装机防尘效果好,整体通风性能好,易于控制;
2.电梯控制台控制并监测电梯的运行情况,且于电梯故障封闭时开启厢内控制面板,使得装有本系统的电梯,遇到非完全停电故障关闭停滞时,乘客可从轿厢内自主控制通风状况,不仅在紧急状况时保证轿厢内通风状况和乘客的舒适程度,而且易于安抚心情,利于安全,防止高温、缺氧等极端情况的发生;
3. 厢内控制面板上设置若干用于控制电梯空调的调节按钮,温度显示器位于电梯轿厢人机面板显示屏上,厢内控制面板位于电梯轿厢喇叭口的下方,能够使乘客清楚的了解轿厢内气温等通风状况,并方便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轿顶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控制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厢内控制面板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祁丰钣金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祁丰钣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5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