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色织提花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3823.3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4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于晓慧;曹亚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佳联沙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B32B9/02;B32B9/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34;B32B33/00;B32B3/24;D03D15/00;D03D13/00;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花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色织提花织物。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沙发已成为了每个家庭必需的家具用品,沙发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发生破损和保持清洁,往往要在其外部套上相应的沙发套。布艺沙发中,沙发套可采用比较高档的提花面料来制作,以使布艺沙发呈现出较高的档次,提花面料是通过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沉浮,形成不同的图案,凹凸有致,但是现有的提花面料层次不鲜明,立体感不强,产品档次低,强度低,并且提花图案容易磨损,这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色织提花织物,用于解决提花图案立体感不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色织提花织物,包括表层、中间层和里层,表层由表层经纱和表层纬纱按照小提花组织结构交织而成,表层包括基底部和提花部,提花部凸出于基底部,表层的下表面具有绒毛层;中间层包括布体部和网孔部,绒毛层朝向网孔部的绒毛穿过网孔部并与里层粘接相连,绒毛层朝向布体部的绒毛弯折地处在表层和布体部之间并顶起表层;表层经纱包括段染涤纶、亚麻和涤纶有光亮片丝,段染涤纶、亚麻和涤纶有光亮片丝呈两两交缠状;表层纬纱包括染色棉纱、亚麻和涤纶低弹丝,亚麻作为纱芯,染色棉纱沿着亚麻的长度方向呈左向螺旋地交缠在亚麻上,涤纶低弹丝沿着亚麻的长度方向呈右向螺旋地交缠在亚麻上。
在上述的色织提花织物中,提花部正下方所对应的布体部的面积大于网孔部的面积,基底部正下方所对应的网孔部的面积大于布体部的面积。
在上述的色织提花织物中,网孔部的网孔分为连接腔和空腔,连接腔供绒毛层的绒毛穿过;空腔内流通有空气。
在上述的色织提花织物中,基底部为缎纹组织,提花部为平纹、斜纹或者缎纹组织。
在上述的色织提花织物中,提花部的凸起高度为0.5~2mm。
在上述的色织提花织物中,表层的上表面涂覆有多层固色层和多层抗污层,固色层和抗污层交替层叠。
在上述的色织提花织物中,里层由涤纶和尼龙编织成平纹组织,并且里层的下表面具有点塑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的优势是:
1、处在表层和布体部之间的绒毛的弯折程度是不均匀的,给基底部以及提花部所提供的支撑力也是呈错乱分布的,从而使得表层的上表面呈现出不规则的凸起感,尤其使得提花部的凸出程度呈现出立体感,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提花图案不再平面呆板;其次绒毛层穿过网孔部与里层粘接提高了织物复合的连接力,并且中间层和里层能够为表层提供强度支撑,使表层具有较高的耐磨强度;
2、表层经纱中段染涤纶、亚麻和涤纶有光亮片丝两两交缠不仅使得表层经纱的颜色呈现交错分布,而且线型更具立体感以及表层经纱的耐磨强度更高,由此编织的表层不仅花色多样交错,促使提花部的图案更具立体感,而且表层的耐磨强度也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色织提花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表层;2、中间层;3、里层;4、基底部;5、提花部;6、绒毛层;7、布体部;8、网孔部;9、连接腔;10、空腔;11、固色层;12、抗污层;13、点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花图案立体感强的色织提花织物,包括由外向内的表层1、中间层2和里层3,表层1复合在中间层2的上表面,里层3复合在中间层2的下表面;表层1由表层经纱和表层纬纱按照小提花组织结构交织而成,表层1包括基底部4和提花部5,提花部5凸出于基底部4,提花图案呈现在提花部5上,可选择地,基底部4为缎纹组织,提花部5为平纹、斜纹或者缎纹组织,提花部5的凸起高度为0.5mm~2mm。
表层1的下表面经过拉毛处理形成绒毛层6。中间层2包括布体部7和网孔部8,网孔部8由布体部7界定而成,其中绒毛层6的绒毛长度大于中间层2的厚度,绒毛层6朝向网孔部8的绒毛穿过网孔部8并与里层3粘接相连,绒毛层6朝向布体部7的绒毛弯折地处在表层1和布体部7之间并顶起表层1。
值得一提的是,绒毛层6穿过网孔部8与里层3粘接提高了织物复合的连接力,并且中间层2和里层3能够为表层1提供支撑,使表层1具有较高的耐磨强度。此外,中间层2的设置可减少表层1与里层3的直接接触面积,提高织物的柔顺手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佳联沙发有限公司,未经海宁佳联沙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3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吸音性能多孔复合材料的汽车内饰顶棚
- 下一篇:一种反射式增光膜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