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钻铣攻丝机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73302.8 | 申请日: | 201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6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培 |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5/10;B23Q5/40;B23Q1/2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孙振玲 |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托板 丝杆 待加工工件 刀具组件 攻丝机床 升降机构 丝杆电机 丝杆螺母 数控钻 刀具驱动机构 第一驱动机构 密度大于空气 本实用新型 传动连接 方向设置 金属粉屑 快速调整 驱动机构 丝杆升降 上托板 丝杆沿 下托板 粉屑 立柱 竖直 省力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钻铣攻丝机床,包括基座、下托板、第一驱动机构、上托板、第二驱动机构、立柱、升降托板、安装在升降托板上的刀具组件、刀具驱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三丝杆电机、与第三丝杆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三丝杆以及配设在第三丝杆上的第三丝杆螺母,升降托板与第三丝杆螺母固定连接,第三丝杆沿竖直方向设置。通过设置升降托板来调整刀具组件与待加工工件之间的间距,丝杆设置在待加工工件的上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屑密度大于空气,粉屑会下落而不易挂在第三丝杆上,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件快速调整升降托板,同时采用电机和丝杆升降方式具有精准省力快捷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钻铣攻丝机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钻铣攻丝机床,遇到加工不同尺寸的工件,需要先粗略地调整刀具与被加工工件之间的距离,调整时,通过下托板和设置在下托板上的丝杆组件来调整,通过手工调整丝杆组件的升降来实现刀具与被加工工件之间距离的调整。但是这类设备的使用环境一般较为恶劣,金属粉屑随着时间的增长,会慢慢附着在用于调整下托板高低的丝杆上,这样就会导致其被机械卡死,从而不能调整高低,需要频繁进行清理,影响设备生产效率。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方便、精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数控钻铣攻丝机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数控钻铣攻丝机床,包括基座、可滑动地设置在基座上的下托板、用于驱动下托板横向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可纵向移动地设置在下托板上的上托板、用于驱动上托板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基座上的立柱、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立柱上的升降托板、安装在升降托板上的刀具组件、用于驱动刀具组件工作的刀具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升降托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三丝杆电机、与第三丝杆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三丝杆以及配设在第三丝杆上的第三丝杆螺母,升降托板与第三丝杆螺母固定连接,第三丝杆沿竖直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立柱上设有第一左滑轨和第一右滑轨,第一左滑轨和第一右滑轨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升降托板可滑动地配设在第一左滑轨和第一右滑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电机、与第一丝杆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丝杆以及设置在第一丝杆上的第一丝杆螺母,所述下托板与第一丝杆螺母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丝杆电机、与第二丝杆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二丝杆以及设置在第二丝杆上的第二丝杆螺母,所述上托板与第二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二丝杆垂直设置且两者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刀具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升降托板上的主轴箱、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箱中的主轴套、可轴向移动地配设在主轴套中的主轴、用于驱动主轴上下移动的直线运动执行机构以及安装在主轴上的刀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刀具驱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主轴套上的第一皮带轮、传动电机、设置在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皮带轮以及设置在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的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托板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设置升降托板来调整刀具组件与待加工工件之间的间距,丝杆设置在待加工工件的上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屑密度大于空气,粉屑会下落而不易挂在第三丝杆上,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件快速调整升降托板,同时采用电机和丝杆升降方式具有精准省力快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直线运动执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直线运动执行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培,未经王金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33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型铝合金多孔多装自动化钻孔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钻镗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