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虾头酶水解液浓缩提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72738.5 | 申请日: | 201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4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郭红星;周尽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三元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J1/04 | 分类号: | A23J1/04;A23J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710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罐 第一腔体 第二腔体 本实用新型 提取装置 酶水解 水解液 液浓缩 浓缩 虾头 丰富蛋白质 低热 营养流失 影响口感 上端 高浓缩 喷淋头 板件 水份 蒸发 相通 隔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虾头酶水解液浓缩提取装置,包括第一浓缩罐以及第二浓缩罐,所述的第一浓缩罐以及第二浓缩罐均包括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的上端设置有喷淋头,所述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间下侧通过板件隔离,所述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间上侧相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低热循环进行蒸发水份使得水解液进行浓缩,避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水解液在高温情况下营养流失以及造成焦糊影响口感,采用双浓缩罐结构不仅可进行循环的浓缩,从而达到高浓缩液的目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浓缩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虾头酶水解液浓缩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虾水产的加工中,一般采用去偷包装不仅能保证下的清洁,同时有助于长时间保存,而对虾加工中产生的虾头、虾壳等废弃物约占虾体重量30%~40%,在虾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成本,通过酶水解对蛋白质进行提取,用于食品的调鲜剂具有具体的市场前景,而在蛋白质的水解液浓缩时,因为直接采用高温煮沸蒸馏提纯,容易造成蛋白质焦糊,影响口感,更容易破坏有效营养成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低温循环蒸发的虾头酶水解液浓缩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虾头酶水解液浓缩提取装置,包括第一浓缩罐以及第二浓缩罐,所述的第一浓缩罐以及第二浓缩罐均包括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一腔体的上端设置有喷淋头,所述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间下侧通过板件隔离,所述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间上侧相通,所述的板件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的第二腔体的上端设置有冷凝板,所述的第一浓缩罐的第一腔体底部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浓缩罐的喷淋头的连接管连接,所述的第二浓缩罐的第一腔体的底部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浓缩罐的喷淋头的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浓缩罐的喷淋头的连接管还与虾头酶水解液输送源连接,所述的第一浓缩罐与第二浓缩罐的第二腔体底部均通过第三管道引出并连接第一输出管输出,所述的第一浓缩罐与第二浓缩罐的第一腔体底部还均通过第四管道引出弄连接第二输出管输出,所述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第四管道均设置有阀体,所述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输出管以及第二输出管均设置有泵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凝板的截面呈圆环状,冷凝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冷凝板设置有冷凝腔,使得冷凝板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的冷凝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的冷凝板与冷凝泵连接,所述的冷凝泵的冷源输出口、第二浓缩罐的冷凝板、第一浓缩罐的冷凝板以及冷凝泵的回流口依次呈闭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循环风机为热风循环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腔体的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连接轴以及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一腔体的外侧,所述的连接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的搅拌桨与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的搅拌桨的外壁面设置软毛层,所述的软毛层与第一腔体的壁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淋头的连接管位置设置有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低热循环进行蒸发水份使得水解液进行浓缩,避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水解液在高温情况下营养流失以及造成焦糊影响口感,采用双浓缩罐结构不仅可进行循环的浓缩,从而达到高浓缩液的目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浓缩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虾头酶水解液浓缩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凝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三元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三元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2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