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67335.1 | 申请日: | 201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3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刚;张跃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尔珀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7/04 | 分类号: | F27D7/04;F27D7/06;F27D17/00;F27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炉 热交换装置 出风组件 管道连通 加热装置 浓度控制装置 热风循环系统 进风组件 氧气 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 蜂窝陶瓷 辅助控制 净化 热空气 加热 流动 连通 废气 | ||
本实用新型为烧结炉热风循环系统,包括烧结炉、设置于所述烧结炉上的出风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出风组件连通的加热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热交换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氧气浓度控制装置、以及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氧气浓度控制装置的且设置于所述烧结炉上的进风组件;蜂窝陶瓷内的废气经由出风组件流动至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后流动至热交换装置内进行热交换及净化,后经由所述进风组件,净化后的具有一定温度的热空气回到烧结炉内进行循环温度辅助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烧结炉技术领域,具体的,其展示一种热风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工业烧结炉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部分产品的制备利用现有的烧结炉无法保证其制备质量,如蜂窝陶瓷:
蜂窝陶瓷是近三十年来开发的一种结构似蜂窝形状的新型陶瓷产品。由最早使用在小型汽车尾气净化到今天广泛应用在化工、电力、冶金、石油、电子电器、机械等工业中,而且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蜂窝陶瓷无数相等的孔组成的各种形状,目前最大的孔数已达到了每平方厘米20~40,密度每立方厘米4~6克,吸水率最高达20%以上。由于多孔薄壁的特点,大大增加了载体的几何表面积和改善了抗热冲击性能,生产的产品,其网状孔以三角和四方为主,三角比四方承受力好得多,孔数也多些,这一点作为催化载体尤其重要。随着单位面积孔数的提高和载体孔壁厚度的减少,陶瓷载体的抗热冲击趋势是提高的,热冲击破坏的温度也是提高的。因此蜂窝陶瓷必须要降低膨胀系数和提高单位面积的孔数。热膨胀系数是主要性能指标,当前国外水平是α25-1000℃≤1.0×10-6℃-1。
为保证蜂窝陶瓷的性能,烧结炉在作时需要保证精准的温度控制,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热风循环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风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热风循环系统,包括烧结炉、设置于所述烧结炉上的出风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出风组件连通的加热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加热装置的热交换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的氧气浓度控制装置、以及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氧气浓度控制装置的且设置于所述烧结炉上的进风组件;
蜂窝陶瓷内的废气经由出风组件流动至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后流动至热交换装置内进行热交换及净化,后经由所述进风组件,净化后的具有一定温度的热空气回到烧结炉内进行温度辅助控制。
进一步的,用于连通所述出风组件和所述加热装置的管道上设置有出风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驱动装置由风机构成,且所述出风驱动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消音器。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装置连通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热交换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驱动装置由风机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组件和所述进风组件均由若干气嘴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组件和所述进风组件外侧均设置有防倒吹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浓度控制装置前端还设置有风量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烧结炉内的废气进行循环再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且能够进一步的优化烧结炉的炉内温度控制,保证产品制备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展示一种热风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尔珀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尔珀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7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