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模具用拉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67290.8 | 申请日: | 201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2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孝义家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43/09 | 分类号: | B21D43/09 |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模具 拉料装置 龙门支架 下辊轮 下压气缸 上辊轮 料带 电机 顺时针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 驱动 传动连接 上下运动 生产效率 弯曲现象 驱动轴 作用端 轮作 竖直 送进 尾端 横跨 行进 相距 | ||
一种冲压模具用拉料装置;拉料装置设置在料带行进方向的冲压模具的尾端;拉料装置包括龙门支架、上辊轮、下辊轮、下压气缸及电机;龙门支架横跨设置在冲压模具尾端的机架上;上辊轮和下辊轮相距设置在龙门支架上;下压气缸设置在龙门支架的顶部,下压气缸的作用端作用于上辊轮,并驱动上辊轮作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电机的驱动轴与下辊轮传动连接,并驱动下辊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适用不同厚度的料带,避免因料带过于薄弱而发生弯曲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冲压模具因材料的送进距离不到位而出现故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用拉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冲压模的连续冲压,一般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需定距移动一次,至产品冲压完成。传统的料带定距移动主要借助冲床的送料器来实现。而对于冲压原材料材质偏软、薄弱,且模具的成型工序多的产品,比如现在一些产品的材料很薄,厚度在0.1mm-0.15mm之间,材料比较软;另外模具都比较长,长度在2800mm-3400mm;如果依靠冲床的送料器进行送料,会使材料在送料过程中因材料薄弱而发生弯曲现象,且常常因为材料的送进距离不到位而使模具出现故障,从而使冲压过程中断,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用拉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用拉料装置;所述拉料装置设置在料带行进方向的所述冲压模具的尾端;所述拉料装置包括龙门支架、上辊轮、下辊轮、下压气缸及电机;所述龙门支架横跨设置在所述冲压模具尾端的机架上;所述上辊轮和所述下辊轮相距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上;所述下压气缸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的顶部,所述下压气缸的作用端作用于所述上辊轮,并驱动所述上辊轮作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下辊轮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下辊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驱动下辊轮和上辊轮一起带动料带定距移动。
2、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辊轮与所述下辊轮之间设有供料带通过的空隙。该空隙对不同厚度的料带均能通过,料带通过后,经下压气缸下压所述上辊轮,使所述上辊轮与下辊轮配合压紧传送料带。
3、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辊轮和所述下辊轮的外缘面上均包覆有缓冲耐磨层。该缓冲耐磨层可避免料带在经过该拉料装置后产生划痕。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适用不同厚度的料带,避免因料带过于薄弱而发生弯曲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冲压模具因材料的送进距离不到位而出现故障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孝义家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孝义家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7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裁切折弯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折弯五金件旋转抓取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