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内营养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7204.3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1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淼;朱天钢;刘尧;周新钦;李坚崇;闫孟;李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汇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红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营养输送 肠内营养 压紧单元 转动体 固定装置 流体单元 驱动装置 输送装置 输送管 装置架 管内 转动 本实用新型 间歇输送 驱动转动 营养需求 周向均布 营养液 管压 外周 细化 分隔 分段 挤压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肠内营养输送装置,包括装置架、营养输送管、输送管固定装置、转动体和驱动装置,营养输送管压紧在转动体的外周上,营养输送管的两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装置固定在装置架上,转动体包括多个沿周向均布的压紧单元,各压紧单元将营养输送管内的营养液压紧分隔为多个流体单元,驱动装置驱动转动体进行转动,各压紧单元随转动体一起转动,从而流体单元依次挤压出营养输送管,从而实现肠内营养的间歇输送,便于肠内营养的充分吸收,同时,各压紧单元将营养输送管内的营养液充分细化分段,可满足不同病人的营养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内营养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危重病人在应激状态下往往会发生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持续的高分解代谢,此时病人的营养状况迅速下降,并影响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着疾病的转归与治疗效果。对于“胃肠道功能存在且能安全使用”的危重病人,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可调整危重病人的代谢状况,改善蛋白质合成,增强免疫功能。现有的肠内营养输送方法多为输液器连续输送,但是由于肠内蠕动吸收营养需要过程,连续输送不利于营养的充分吸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肠内营养细化分段、间歇输送至肠内的肠内营养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肠内营养输送装置,包括装置架、营养输送管、输送管固定装置、转动体和驱动装置,营养输送管压紧在转动体的外周上,营养输送管的两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装置固定在装置架上,转动体包括多个沿周向均布的压紧单元,各压紧单元将营养输送管内的营养液压紧分隔为多个流体单元,驱动装置驱动转动体进行转动。
转动体包括转轴和固定在转轴两端的圆板,两圆板之间连接有多个沿周向均布的压紧杆,压紧杆将营养输送管内的营养液压紧分隔为多个流体单元。
两圆板上均设有与压紧杆相适配的安装孔,压紧杆两端穿设在安装孔内。
压紧杆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凸棱,各凸棱沿周向均布。
各凸棱的外周与圆板的外周之间的径向间距不小于营养输送管直径的一半。
转动体包括圆柱主体,圆柱主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凸棱,各凸棱沿周向均布,各凸棱将营养输送管内的营养液压紧分隔为多个流体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肠内营养输送装置,包括装置架、营养输送管、输送管固定装置、转动体和驱动装置,营养输送管压紧在转动体的外周上,营养输送管的两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装置固定在装置架上,转动体包括多个沿周向均布的压紧单元,各压紧单元将营养输送管内的营养液压紧分隔为多个流体单元,驱动装置驱动转动体进行转动,各压紧单元随转动体一起转动,从而流体单元依次挤压出营养输送管,从而实现肠内营养的间歇输送,便于肠内营养的充分吸收,同时,各压紧单元将营养输送管内的营养液充分细化分段,可满足不同病人的营养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中压紧杆3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肠内营养输送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中所示,包括装置架(图中未示出)、营养输送管1、输送管固定装置2、转动体3和驱动装置4。
营养输送管1压紧在转动体3的外周上,营养输送管1的两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装置2固定在装置架上,输送管固定装置2为固定卡,便于进行卡固和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汇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汇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7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