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主动/被动混合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7096.X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7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珍;展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淮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螺杆 下压板 固定杆 滑动板 螺母 减震装置 滑动槽 上压板 驱动器 环形压电陶瓷 半主动 连接板 穿过 形状记忆合金丝 本实用新型 对称布置 上下两侧 自由运动 可复位 垫圈 应用 | ||
1.一种半主动/被动混合减震装置,主要由上压板(4)、下压板(5)、滑动板(10)、连接板(11)、固定螺杆一(1)、固定螺杆二(2)、固定杆(3)、SMA丝一(6)、SMA丝二(7)、环形压电陶瓷驱动器(8)组成,连接板(11)作为固定端与外部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滑动板(10)和连接板(11)位于上压板(4)和下压板(5)之间,上压板(4)和下压板(5)上均设置有滑动槽一(12),固定杆(3)穿过滑动槽一(12)与滑动板(10)固定使滑动板(10)沿着减震装置轴心运动,滑动板(10)上有与滑动槽一(12)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滑动槽二(13),固定螺杆一(1)依次穿过上压板(4)、连接板(11)和下压板(5),上端采用螺母一(91)固定,下端采用螺母二(92)固定,固定螺杆二(2)依次穿过上压板(4)、滑动槽二(13)和下压板(5),上端采用螺母三(93)固定,下端均采用螺母四(94)固定,固定螺杆一(1)和固定螺杆二(2)分别位于固定杆(3)的左右两侧,固定螺杆一(1)与固定杆(3)之间上下对称布置SMA丝一(6),固定杆(3)与固定螺杆二(2)之间上下对称布置SMA丝二(7),两个环形压电陶瓷驱动器(8)分别设置在固定螺杆一(1)和固定螺杆二(2)上,位于上压板(4)和螺母一(91)以及上压板(4)和螺母三(93)之间,通过调节螺母二(92)和螺母四(94)调节上压板(4)、下压板(5)与滑动板(10)之间的预压力,通过调节环形压电陶瓷驱动器(8)改变上压板(4)、下压板(5)与滑动板(10)之间的摩擦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半主动/被动混合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与滑动板(10)端部分别设有连接孔(14),以用来与外部结构或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半主动/被动混合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MA丝一(6)和SMA丝二(7)的两端均用夹具固定,SMA丝兼具耗能与复位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半主动/被动混合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二(92)和螺母四(94)与下压板(5)之间均设置垫圈,所述环形压电陶瓷驱动器(8)与螺母一(91)和螺母三(93)之间均设置垫片,螺母一(91)和螺母三(93)与上压板(4)之间均设置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半主动/被动混合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MA丝一(6)和SMA丝二(7)的数量,长度,直径均相等,以保证左右回复力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半主动/被动混合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10)和连接板(11)位于同一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淮学院,未经黄淮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70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组装防震房
- 下一篇:一种可更换的多向耗能软钢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