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及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7008.6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1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丽;周安德;陈建林;李西宁;许群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A62C3/07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美丽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卷帘 轨道车辆 感温探测器 感烟探测器 网络控制器 控制系统 车厢 防火卷帘控制器 火灾控制器 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分散布置 输出端 可用 客室 屏柜 卫生间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及轨道车辆,其中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包括各车厢内的网络控制器,还包括各车厢内的若干个感烟探测器和/或感温探测器、火灾控制器、可用于控制防火卷帘升降的防火卷帘控制器,其中各感烟探测器和/或感温探测器分散布置于屏柜、卫生间、客室区域,感烟探测器和/或感温探测器的输出端均通过相应车厢的火灾控制器与网络控制器电连接,网络控制器与相应车厢的防火卷帘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防火卷帘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火灾是轨道车辆安全运行中的最大安全隐患之一。防火卷帘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蔓延。
现有的轨道车辆防火卷帘一般采用手动拉下,电动收回的控制方式。当发生火灾后,依靠手动控制方式拉下防火卷帘,从而有效地阻止高温烟气流动或火灾蔓延,达到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但手动控制方式存在反应不及时的缺点。
目前,为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城市建筑防火卷帘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火灾控制器、主控制器、手动控制按钮和用于控制防火卷帘升降的防火卷帘控制器,其中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通过火灾控制器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主控制器与手动控制按钮均与防火卷帘控制器电连接。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设置在防火卷帘的两侧。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用于感知环境烟雾或温度情况并发送至火灾控制器,火灾控制器将检测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火灾,当火灾控制器判断发生火灾时,火灾控制器将火警信息上传至主控制器,再由主控制器通过防火卷帘控制器控制防火卷帘降下。若自动控制过程失效,可通过手动控制按钮操作防火卷帘控制器,以使防火卷帘降下。如果火灾在防火卷帘附近发生,以上这种控制系统能及时发挥作用。但是,如果火灾发生在远离防火卷帘处,由于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设置在防火卷帘的两侧,则需要等到火灾蔓延到防火卷帘附近时,防火卷帘才动作,无法及时缓解烟雾和热气流的流动速度,不能阻止火灾蔓延。
发明内容
现有的轨道车辆防火卷帘控制系统依靠手动拉下防火卷帘,不能及时有效阻止高温烟气流动或火灾蔓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了的轨道车辆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及轨道车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将防火卷帘降下,同时工作可靠,冗余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轨道车辆防火卷帘控制系统,包括各车厢内的网络控制器,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各车厢内的若干个感烟探测器和/或感温探测器、火灾控制器、可用于控制防火卷帘升降的防火卷帘控制器,其中各感烟探测器和/或感温探测器分散布置于屏柜、卫生间、客室区域,感烟探测器和/或感温探测器的输出端均通过相应车厢的火灾控制器与网络控制器电连接,网络控制器与相应车厢的防火卷帘控制器电连接。
借由上述结构,由于各感烟探测器和/或感温探测器分散布置于屏柜、卫生间、客室区域等易发生火灾的不同区域,因而能够及时检测到各处的火警信息并上报火灾控制器,火灾控制器判断是否发生火灾并上传至网络控制器,网络控制器通过防火卷帘控制器控制相应的防火卷帘降下。可见,一旦发生火灾即可被检测到,防火卷帘可及时降下以防止火灾蔓延。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防火卷帘控制器电连接的手动控制按钮。
借由上述结构,防火卷帘控制器可以接收手动控制按钮发送的控制命令,在自动控制过程失效时,可通过手动控制按钮控制防火卷帘控制器动作,以使防火卷帘降下,工作可靠,冗余性好。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网络控制器电连接的司机显示器。
网络控制器作为防火卷帘控制系统的控制中枢,用于控制防火卷帘动作,实时传送火警信息及防火卷帘状态给司机显示器显示,以警示司机。可通过音频与视频等方式显示火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控制器还与相邻车厢的网络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7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