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全回转吊机的组合式挂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5937.3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6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伟;胡义新;黄小勇;陈丹;张亚平;刘宁波;王添新;王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篮 回转吊机 轨道梁 波腹 本实用新型 全回转吊机 组合式挂篮 滑移机构 移动机构 吊装 大型吊装设备 应用范围广 安装操作 环境要求 结构类型 施工安全 施工工艺 施工效率 有效结合 纵向滑移 组合结构 创新性 节段梁 使用率 吊机 顶面 梁段 施工 钢筋 架设 周转 驱动 移动 配合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全回转吊机的组合式挂篮,包括挂篮系统和回转吊机,挂篮系统包括轨道梁和挂篮,挂篮底部固定有与轨道梁配合的滑移机构,轨道梁上设有可驱动滑移机构移动的步履移动机构,回转吊机固定于挂篮顶部。本实用新型创新性的结合了回转吊机和挂篮两种结构类型,使梁体现浇和波腹板吊装两种工艺有效结合,对波腹板桥梁施工具有极大应用价值;步履移动机构使回转吊机和挂篮的组合结构进行纵向滑移,满足施工工艺的需求。将组合吊机安装于梁段顶面,即可直接吊装架设下一节段梁体模板、钢筋以及波腹板,对环境要求低、施工速度快、施工安全方便、施工效率高,省去了大型吊装设备繁琐的安装操作,周转使用率高,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带全回转吊机的组合式挂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桥梁施工中,主跨梁体多处于水中或峡谷等交通不便之处,桥梁梁体通常采用工厂化加工制造,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采用架梁吊机或浮吊等大型架设起重设备进行吊装。但是钢混结构桥梁特别是波腹板钢混结构现浇梁体包括混凝土现浇部分和波腹板吊装部分,操作复杂。混凝土部分通常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波腹板通常采用葫芦吊或者临时支架吊装,两种材料不能采用同一设备进行施工操作,且挂篮悬臂现浇和临时支架吊装存在工序上的等待和不连续,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措施繁琐,安装施工效率低,且临时支架吊装存在一定的施工安全风险,自动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波腹板钢混结构桥梁施工尚处在一个未成熟的阶段,与国际技术的水平上有一段距离,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进行混凝土现浇施工,又能吊装波腹板的带全回转吊机的组合式挂篮。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带全回转吊机的组合式挂篮,包括挂篮系统和回转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篮系统包括轨道梁和挂篮,所述挂篮底部固定有与轨道梁配合的滑移机构,所述轨道梁上设有可驱动滑移机构移动的步履移动机构,所述回转吊机固定于挂篮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挂篮顶部固定有吊机支架,所述回转吊机的支承轴承座固定于吊机支架上。
具体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固定于挂篮中部的底部、可沿轨道梁前后运动的轨道梁支座和固定于挂篮后部的底部、可沿轨道梁前后滑动的滑座。
具体的,所述步履移动机构包括固定于轨道梁上的油缸支座和步履油缸,所述步履油缸的一端铰接于油缸支座上,所述步履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轨道梁支座。
优选的,所述滑座的左右两侧底部分别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卡设于轨道梁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创新性的结合了回转吊机和挂篮两种结构类型,使梁体现浇和波腹板吊装两种工艺有效结合,对波腹板桥梁施工具有极大应用价值;步履移动机构使回转吊机和挂篮的组合结构进行纵向滑移,满足施工工艺的需求。将组合吊机安装于梁段顶面,即可直接吊装架设下一节段梁体模板、钢筋以及波腹板,对环境要求低、施工速度快、施工安全方便、施工效率高,省去了大型吊装设备繁琐的安装操作,周转使用率高,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带全回转吊机的组合式挂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回转吊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步履移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座的主视图;
其中,1—回转吊机,2—轨道梁,3—挂篮,4—吊机支架,5—支承轴承座,6—轨道梁支座,7—滑座,8—油缸支座,9—步履油缸,10—滑块,11—桥梁,12—锚杆,13—吊挂杆,14—桥梁模板,15—波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5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