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内接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65491.4 | 申请日: | 201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6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卓工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李慧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啮合 抗拉 板体 本实用新型 环形凹槽 环形凸起 环形卡 支撑耳 内接 牵引力 钢模端部 弧形凹槽 环形套箍 联接装置 生产效率 有效传递 制造成本 板体顶 钢筋笼 圆柱状 张拉板 侧壁 齿端 导通 套箍 贴合 余浆 张拉 拼接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内接桩装置,该装置包括圆柱状抗拉镦,弧形的第一啮合箍和弧形第二啮合箍;抗拉镦的张拉板体两相对方向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板体支撑耳,两板体支撑耳上分别设有板体顶凸和板体底凹;两抗拉镦的环形卡齿端贴合后,两抗拉镦的环形卡齿形成环形凸起,且两抗拉镦的余浆孔对接导通;第一啮合箍、第二啮合箍拼接后呈环形套箍状,且第一啮合箍、第二啮合箍的弧形凹槽对接后形成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套箍在所述环形凸起上。本实用新型作为联接装置可联紧两端的钢筋笼,有效传递钢模端部的张拉牵引力,从而实现一模两桩或一模多桩的生产,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心支护桩的生产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支护桩的模内接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支护桩的工程应用领域逐渐扩大,传统的一模一桩的生产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高效、节能降耗的要求,经常出现长模做短桩,不但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预应力主筋、养护蒸汽、电耗、人工等),同时生产效率无法提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支护桩的模内接桩装置,该装置实现一模两桩或一模多桩,进而提高工厂产效、节约能源,有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内接桩装置,该装置包括圆柱状抗拉镦,弧形的第一啮合箍和弧形第二啮合箍;其中,
所述抗拉镦包括张拉板体,环形卡齿,以及连接张拉板体、环形卡齿的过渡筒体,所述抗拉镦轴心设有余浆孔;所述张拉板体两相对方向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板体支撑耳,两板体支撑耳上分别设有板体顶凸和板体底凹;两所述抗拉镦的环形卡齿端贴合后,两抗拉镦的环形卡齿形成环形凸起,且两抗拉镦的余浆孔对接导通;
所述第一啮合箍、第二啮合箍弧面内侧均设为弧形凹槽,弧面外侧均设有箍体支撑耳;所述第一啮合箍、第二啮合箍拼接后呈环形套箍状,且所述第一啮合箍、第二啮合箍的弧形凹槽对接后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套箍在所述环形凸起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啮合箍的箍体支撑耳上设有箍体底凹;其中,两所述抗拉镦的板体底凹、第一啮合箍的箍体底凹位于同一直线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张拉板体的板面上有若干张拉螺栓孔,若干所述张拉螺栓孔以余浆孔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弧形凹槽侧壁与底部之间的夹角为90°。
优选地,所述张拉板体的板面外形为等边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专用于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支护桩的模内接桩装置,本实用新型作为联接装置可联紧两端的钢筋笼,两个抗拉镦通过一对啮合箍套箍后形成一个钢件组合体,板体顶凸与板体底凹用来对应封挡钢模的卯槽沟与榫头凸,防止混凝土料离心时溢出,板面上有若干张拉螺栓孔,呈六角形阵列分布,穿入高强螺栓后与专用螺母旋紧,用以牵引预应力主筋;板体正中心设置有一个圆形的余浆孔,产品离心成型后产生的余浆可通过此孔倒出,以免影响桩品质量。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作为联接装置可联紧两端的钢筋笼,有效传递钢模端部的张拉牵引力,从而实现一模两桩或一模多桩的生产,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内接桩装置在准备组装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内接桩装置在准备组装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内接桩装置组装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内接桩装置中抗拉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内接桩装置中两啮合箍的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卓工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卓工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5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管座芯模振动钢模
- 下一篇:一种锅炉尾部脱硫灰的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