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日行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5471.7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1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巢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固歌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14 | 分类号: | F21S43/14;F21S45/50;F21W103/55;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杨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部 日行灯 车用 凸出部 本实用新型 灯体两侧 向上拱起 外露端 粘接层 延伸 底端 底面 硅胶 粘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日行灯。通过硅胶灯体两侧均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横部,该第一横部的外露端向上拱起形成凸出部,凸出部底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横部;所述第一、第二横部底面均设置有第二粘接层;使一种车用日行灯粘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日行灯。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LED模组就是将一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按规则排列在一起再封装起来,加上一些防水处理组成的产品就是车灯LED模组;目前的汽车日行灯,在使用时候一般采用粘接的方式粘接在汽车上,但是长时间使用后粘接层最外层会被灰尘污染,导致外侧边不美观,而且影响粘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粘接效果好的一种车用日行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日行灯,包括硅胶灯体,以及均布在硅胶灯体正面的LED发光带和硅胶灯体背面的第一粘接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灯体两侧均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横部,该第一横部的外露端向上拱起形成凸出部,凸出部底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横部;所述第一、第二横部底面均设置有第二粘接层。
所述第一、第二粘接层为3M胶。采用3M胶,粘接效果好。
所述凸出部成“n”字形。采用“n”字形封闭效果好。
所述凸出部宽度为0.1-0.5cm。由于凸出部宽度为0.1-0.5cm,使得凸出部具有一定宽度,强度较好,不易损坏。
所述凸出部宽度为0.4cm。当凸出部宽度为0.4cm时,强度最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第二横部,第一、第二横部底面设置有第二粘接层,以便于粘接第一、第二横部,这样将硅胶灯体保护在最内侧,避免长时间后硅胶灯体的粘接层外侧被灰尘污染失去粘性;由于在第一、第二横部之间还设置有凸出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起到一个相对封闭的效果,进一步避免硅胶灯体的粘接层被污染;并且在第二横部粘接效果失去后可以由凸出部处剪断,取下第二横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横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硅胶灯体,2为LED发光带,3为第一粘接层,4为第一横部,5 为凸出部,6为第二横部,7为第二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车用日行灯,包括硅胶灯体1,以及均布在硅胶灯体正面的LED发光带2和硅胶灯体背面的第一粘接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灯体两侧均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横部4,该第一横部的外露端向上拱起形成凸出部5,凸出部底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横部6;所述第一、第二横部底面均设置有第二粘接层7。通过设置第一、第二横部,第一、第二横部底面设置有第二粘接层,以便于粘接第一、第二横部,这样将硅胶灯体保护在最内侧,避免长时间后硅胶灯体的粘接层外侧被灰尘污染失去粘性;由于在第一、第二横部之间还设置有凸出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起到一个相对封闭的效果,进一步避免硅胶灯体的粘接层被污染;并且在第二横部粘接效果失去后可以由凸出部处剪断,取下第二横部。
所述第一、第二粘接层为3M胶。采用3M胶,粘接效果好。
所述凸出部成“n”字形。采用“n”字形封闭效果好。
所述凸出部宽度为0.1-0.5cm。由于凸出部宽度为0.1-0.5cm,使得凸出部具有一定宽度,强度较好,不易损坏。
所述凸出部宽度为0.4cm。当凸出部宽度为0.4cm时,强度最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固歌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固歌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5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