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作为茶具或酒器的器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4999.2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0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孔东升;赵杨;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令伟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G19/22;A61H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壶体 杯体 隔板 突起 器皿 本实用新型 均匀设置 茶具 酒器 空腔 流液 按摩作用 壶体空腔 均匀开设 上端开口 出液孔 有效地 经络 上端 手部 开口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的可作为茶具或酒器的器皿,包括一个壶体和多个杯体,特征在于:壶体的内部为空腔,壶体空腔的上端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中央开设有开口,隔板上方的壶体两侧均设置有流液嘴,靠近流液嘴的隔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壶体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突起;所述杯体的内部为空腔且上端开口,杯体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突起。本实用新型的器皿,通过在壶体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第一突起,在杯体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第二突起,既有效地增加了手持时手面与壶体、杯体之间的摩擦力,又可实现对手面的按摩作用,有利于舒展手部经络,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储液体位置的器皿,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作为茶具或酒器的器皿。
背景技术
在国内,日常生活基本离不开饮用茶水、酒水,我国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和酒文化。现有盛放茶水的茶壶、茶杯基本都是带把的,有些不带把的茶杯均采用光滑表面的设置形式,在秋冬季人们饮用茶水时,通常会将茶壶或茶杯攥在手中,可利用茶壶或茶杯进行取暖之用,但对于表面光滑的茶壶或茶杯来说,不便于拿持。同时,使用者手攥光滑的器皿,对手部穴位毫无刺激作用。冬季饮酒,通常也会使用酒壶对白酒就行加热,实现温酒的目的,但现有的酒壶均为带把的形式,酒杯(酒盅)为表面光滑的器皿,使用起来也具有不便拿持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作为茶具或酒器的器皿。
本实用新型的可作为茶具或酒器的器皿,包括一个壶体和多个杯体,壶体存储诸如茶水或酒水的液体,杯体存储从壶体倒出的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的内部为空腔,壶体空腔的上端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中央开设有开口,隔板上方的壶体两侧均设置有流液嘴,靠近流液嘴的隔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壶体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突起;所述杯体的内部为空腔且上端开口,杯体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可作为茶具或酒器的器皿,所述第一突起由大圆柱体和小圆柱体组成,大圆柱体固定于壶体的外表面上,小圆柱体固定于大圆柱体上;所述第二突起为球形或半球体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可作为茶具或酒器的器皿,所述壶体及其内腔由上至下的横截面为逐渐增大的椭圆形;所述杯体及其内腔由上至下的横截面为逐渐减小的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可作为茶具或酒器的器皿,包括对壶体的开口进行密封的壶盖,壶盖由封口圆柱、上挡板和立柱组成,上挡板固定于封口圆柱的上端,立柱固定于上挡板的上表面上,立柱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封口圆柱的外径与开口的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作为茶具或酒器的器皿,由1个壶体和多个杯体组成,壶体内部为存储茶水或酒水的空腔,壶体的上部设置有流液嘴,靠近流液嘴的隔板上开设有多个出液孔,使用时,手持壶体进行倾倒,壶体中的液体经出液孔、流液嘴流出,即可倒入杯体中。通过在壶体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第一突起,在杯体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第二突起,既有效地增加了手持时手面与壶体、杯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其方便拿持,第一和第二突起又可实现对手面的按摩作用,有利于舒展手部经络,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壶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壶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壶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杯体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杯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杯体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令伟,未经孔令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4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通式容器
- 下一篇:一种旋开式半自动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