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4719.8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8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嗣胜;吕伟刚;程志喜;邢凤雷;卢均山;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6 | 分类号: | A47J27/086;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冷却模块 连接管路 冷却水 水温检测模块 烹饪器具 上盖 冷却 本实用新型 烹饪腔 测温 锅体 水温影响 锅体盖 烫伤 连通 水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上盖和水温检测模块,上盖与锅体盖合形成烹饪腔,上盖上设有用于对烹饪腔进行冷却的冷却模块,锅体上设有水箱,水箱与冷却模块通过连接管路连通,连接管路上设有水泵;水温检测模块用于对水箱内或连接管路中的冷却水进行测温,以确定由水箱供至冷却模块的冷却水的温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利用水温检测模块对水箱内或连接管路中的冷却水进行测温,以确定由水箱供至冷却模块的冷却水的温度,从而避免水箱中过高的水温造成用户烫伤的风险,以及避免过高的水温影响冷却速度导致冷却所需时间大大延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如电压力锅,因其具有烹饪快速、烹饪温度高、食物口感好以及节能等众多优点已成为我们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烹饪器具,现在困扰整个行业的问题是虽然电压力锅将食物很快烹饪好了,但是因为锅内高压,不能及时打开锅盖,这给用户带来很大不便。
目前行业里有采用水冷进行快速降压的方案,一般需要在锅体上设置水箱,通过水箱供水到位于上盖上的冷却模块对烹饪腔进行水冷降温,然而在水冷过程中,水箱中的水温不断升高,过高的水温可能会造成用户烫伤,另外过高的水温还会影响冷却速度,使冷却所需时间大大延长,影响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上盖,与所述锅体盖合形成烹饪腔,所述上盖上设有用于对所述烹饪腔进行冷却的冷却模块,所述锅体上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冷却模块通过连接管路连通,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水泵;和水温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水箱内或所述连接管路中的冷却水进行测温,以确定由所述水箱供至所述冷却模块的冷却水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器具,在上盖上设置冷却模块,在锅体上设置用于向冷却模块供水的水箱,以利用冷却水在冷却模块内的循环流动,实现直接或间接对烹饪腔进行冷却降温的目的;在水冷过程中水箱中的水温不断升高,利用水温检测模块对水箱内或连接管路中的冷却水进行测温,以确定由水箱供至冷却模块的冷却水的温度,从而避免水箱中过高的水温造成用户烫伤的风险,以及避免过高的水温影响冷却速度导致冷却所需时间大大延长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板,与所述水温检测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水温检测模块的水温检测信号;和提示装置,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水温检测模块检测到水温超过预设温度时进行换水提示和/或防烫提示。
当水箱中的水温或者连接管路中的水温过高而超过预设温度(如70℃)时,通过提示装置提示用户及时更换水箱内的水,以避免水温过高而造成水冷降压时间过长的问题,还可以警示用户注意高温水以免被烫伤,增加产品的易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示装置为显示板或蜂鸣器。
采用显示板显示或者蜂鸣器发出警示音的方式提示用户,提示效果好,且成本低;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水温信息提示给用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板,与所述水温检测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水温检测模块的水温检测信号;和显示板,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所述水温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水温信息。
将水温信息通过显示板实时地显示出来,以便用户随时获知水箱内的水温高低,直观明了,提示效果好,便于用户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及时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4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