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骨骨折环抱内固定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64100.7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2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检明;易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检明 |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片 环抱 固定板 内固定器 锁骨骨折 模具设计制造 骨折固定器 固定板主体 立体设计 手术操作 立体板 内固定 钛板 | ||
锁骨骨折环抱内固定器,涉及骨折固定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S形立体板,在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2~6片固定片,固定片环抱在S形固定板上。由于设有“S”形固定板主体和至少2~6片固定片,固定片环抱在S形固定板上,因此固定牢靠。由于S形固定板为钛板立体设计,因此模具设计制造工艺和手术操作均简单。手术时,不需要内固定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固定器,尤其是涉及工艺简单、手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锁骨骨折环抱内固定器。
背景技术
骨科创伤所致的骨折中以锁骨骨折最常见,占成人全身骨折发生率的3%~4%。锁骨的骨折部位一般在锁骨中段,锁骨三分之一处到中段是骨骼最为薄弱的地方,因此锁骨骨折以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最为常见,占所有锁骨骨折的70%~80%左右。以往,对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普遍实施传统保守治疗,但固定效果并不理想,治疗后损伤部位持续疼痛、骨折不愈合,导致活动受限,因此患者满意度也较低。到目前为止,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方法较多,但至今还未找到一种最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导致治疗规范难以统一,为此,优化锁骨中段粉碎骨折手术方案是骨科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普通锁骨骨折内固定板,内固定松动、延迟愈合、锁骨下血管及神经损伤、畸形愈合、感染、肩周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S形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表明S形锁定钢板能更好匹配锁骨生理结构。术后可以早期实施功能锻炼,促进损伤骨折处的血运恢复正常。患者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负重到部分负重再到完全负重、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的渐进式功能性锻炼,有效保证骨折愈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S形锁定钢板仍需髓内钉固定,造成手术费用成倍增加及骨髓感染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手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工艺简单的一种锁骨骨折环抱内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S形立体板,在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2~6片固定片,固定片环抱在S形固定板上。
所述在固定板的两侧设有的固定片对称分布。
所述固定板的宽度可为1.5cm,长度可为6~8cm,厚度可为0.1~0.3cm。
所述固定片的长度可为1cm,宽度可为0.5cm。
所述固定板可采用钛板等材料。
与现有的锁骨骨折固定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S”形固定板主体和至少2~6片固定片,固定片环抱在S形固定板上,因此固定牢靠。
2)由于S形固定板为钛板立体设计,因此模具设计制造工艺和手术操作均简单。
3)手术时,不需要内固定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为S形立体板,在固定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4片固定片2。所述8片固定片2环抱在固定板1两侧。
所述在固定板1的两侧设有的4片固定片2对称分布。
所述固定板1的宽度为1.5cm,长度为6~8cm,厚度为0.1~0.3cm。
所述固定片2的长度为1cm,宽度为0.5cm。
所述固定板1采用钛板。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检明,未经陈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4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