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返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3925.7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1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茅建明;徐崇蛟;黄兴浪;忻利强;黄校国;何计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吉天子湖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6 | 分类号: | F23C1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种锅炉返料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设有入料管和返料管的返料箱,入料管、返料管和返料箱连通设置,返料箱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布风板,布风板下方设有出风室,出风室上连通有入风管,入风管上连接有送风装置;布风板上设有与返料箱连通设置的主排灰管,主排灰管上远离布风板的一端连接有冷渣机,冷渣机上设有收渣箱;通过将废渣通入冷渣机降温并用收渣箱收集,达到了减少直接排放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返料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料适应范围广、炉内脱硫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量小、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比大及灰渣可综合利用等优点,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锅炉返料设备是其重要组成结构,通过锅炉返料设备使分离下来进入返料器的高温物料流化,并在风压作用下流入炉膛内实现循环燃烧。
授权公告号为CN105066120A、申请日为2015年11月18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返料装置,其包括相连通的物料入口及返料口,所述的物料入口位于分离器下方,分离器分离的飞灰物料由物料入口进入所述返料装置内,所述返料口连通炉腔,所述返料装置内设有布风板,所述布风板上设有若干通风的风帽,在所述返料装置的密闭空间内靠近所述物料入口的一侧形成疏相区,靠近所述返料口的一侧形成密相区;疏相区的下部连通有放灰阀。疏相区中的风帽对飞灰物料输送松动风,对飞灰物料进行松动;密相区中的风帽输送返料风,将飞灰物料输送至炉膛内进行燃烧,没有被吹送至炉膛的废渣通过放灰阀排放。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从返料装置中排出的废渣带有高温且处于颗粒状,直接排出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返料装置,通过将废渣通入冷渣机降温并用收渣箱收集,达到了减少直接排放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锅炉返料装置,包括设有入料管和返料管的返料箱,所述入料管、返料管和返料箱连通设置,所述返料箱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布风板,所述布风板下方设有出风室,所述出风室上连通有入风管,所述入风管上连接有送风装置;所述布风板上设有与返料箱连通设置的主排灰管,所述主排灰管上远离所述布风板的一端连接有冷渣机,所述冷渣机上设有收渣箱;所述收渣箱通过收渣管与所述冷渣机相连,所述收渣管的一端位于收渣箱的顶部,且收渣管上设有启闭阀;所述收渣箱内部中空且一侧开口设置,所述收渣箱内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更换箱,所述更换箱做靠近或远离收渣箱开口一侧的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物料从入料管进入返料箱,同时送风装置对出风室进行送风,使得风从风帽中溢出并在返料箱内形成气流,将物料吹送到返料管中运输到炉膛内回收燃烧。在回收物料时,有些物料的质量较大,在风力作用下无法被吹送到返料管内,将这部分物料称为废渣。由于废渣具有较高的温度,直接排出会对空气造成热污染,所以使废渣通过主排风管进入冷渣机进行降温。从冷渣机中经过降温的废渣收集于收渣箱内,减少直接排出废渣对环境的污染。
从冷渣机中冷却的废渣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收渣管收集于收渣箱内,减少了提供废渣收集的输送动力,具有节能的优点。
当更换箱内的废渣收满时,从收渣箱中取出更换箱进行更换,方便下一次的收集。且更换箱的设置方便对收渣箱内部进行清理,减少废渣滞留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风室包括水平相邻设置的返料风室和悬料风室,所述入风管为分别连接于返料风室和悬料风室上的返料入风管和悬料入风管,返料入风管和悬料入风管上分别连接有独立的送风装置;所述主排灰管对应所述悬料风室的位置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吉天子湖热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吉天子湖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3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