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潮汐及水流量级发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63617.4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8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邓茂林;罗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立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B13/26 | 分类号: | F03B1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通道 发电装置 容腔 潮汐 发电系统 发电主体 发电 本实用新型 水流通过 潮汐能 倍数放大 潮汐发电 流速增加 水流流速 变小 放大 流出 容纳 引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潮汐及水流量级发电系统,涉及潮汐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发电主体和发电装置,在发电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水流的容腔,在发电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水流引入容腔的第一引流通道和至少一个用于将水流引出容腔的第二引流通道;在第一引流通道和/或第二引流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发电的所述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潮汐及水流量级发电系统能够利用潮汐进行发电,水流从第一引流通道流入到容腔中,再经过第二引流通道从容腔中流出,发电装置设置在第一引流通道和第二引流通道上,这样利用水流通过通道内时,通道变小流速增加的原理,水流流速倍数放大;被放大流速的水流通过发电装置进行发电,从而达到利用潮汐能发电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潮汐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潮汐及水流量级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海湾或感潮河口,可见到海水或江水每天有两次的涨落现象,早上的称为潮,晚上的称为汐。
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月球、太阳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转效应所造成的。涨潮时,大量海水汹涌而来,具有很大的动能;同时,水位逐渐升高,动能转化为势能。
落潮时,海水奔腾而归,水位陆续下降,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海水在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潮汐能。
潮汐是一种蕴藏量极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开采和运输、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建设潮汐电站,不需要移民,不淹没土地,没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结合潮汐发电发展围垦、水生养殖和海洋化工等综合利用项目
潮汐发电是水力发电的一种。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感潮口建筑堤坝、闸门和厂房,围成水库,水库水位与外海潮位之间形成一定的潮差,从而可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
现有的潮汐发电系统大多存在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潮汐及水流量级发电系统,以缓解的潮汐发电结构复杂和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潮汐及水流量级发电系统,包括发电主体和发电装置,
在所述发电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水流的容腔,在所述发电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水流引入容腔的第一引流通道和至少一个用于将水流引出容腔的第二引流通道;
在所述第一引流通道和/或第二引流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发电的所述发电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的第一引流口与所述容腔连接,所述发电装置设置在第一引流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通道从一端到第一引流口端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的第二引流口位于第二引流通道远离所述容腔一端,所述发电装置设置在第二引流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引流通道从一端到第二引流口端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装置为水轮机,所述发电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水轮机的旋转轴通过所述安装孔与发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口水平位高于所述第二引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发电装置为涡轮发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通道为多个,所述第二引流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引流通道和多个所述第二引流通道交替设置在所述发电主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立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立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3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海浪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式水力发电电力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