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立炉蓄热室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3313.8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8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肖长志;韩龙;李振国;杨俊峰;严国华;郑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47/04;F28D20/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室 燃烧室 小烟道 气道 汇合 本实用新型 直立炉 连通 燃烧室立火道 一一对应设置 蓄热室结构 底部连通 气流阻力 交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立炉蓄热室,包括上部蓄热室和下部蓄热室,所述上部蓄热室的顶部设顶部汇合气道连通燃烧室的顶部,底部设上部蓄热室小烟道;所述下部蓄热室的顶部设下部蓄热室小烟道,底部设底部汇合气道连通燃烧室的底部;上部蓄热室和下部蓄热室组成一个单元蓄热室,每个单元蓄热室与燃烧室一一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将下部蓄热室小烟道设于其顶部,下部蓄热室的底部通过水平的底部汇合气道与燃烧室底部连通,从而使不同交换周期的气流阻力相同或相近,并使蓄热室结构更加简单;同时每一个单元蓄热室只和一个燃烧室相对应,燃烧室立火道温度更易于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立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外热式煤基直立炉或用于低阶煤干馏的连续式直立炉的蓄热室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上世纪70-80年代,直立炉就被广泛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和半焦。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兰炭已被越来越多的认为是家用能源的治霾利器,新型清洁能源兰炭产业概念的提出使直立炉具有了发展空间。同时,利用直立炉直接还原炼铁进而生产优特钢也成为了钢铁行业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已实现工业化的直立炉装置中,直立炉均包括炭化室(还原室)、燃烧室、蓄热室和炉顶,炭化室(还原室)和燃烧室占据炉体一侧,蓄热室占据炉体另一侧。申请号为20151087375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烧室分段加热的直立炉及其加热方法”,其蓄热室分为上部蓄热室和下部蓄热室,上、下部蓄热室均由位于下部的小烟道和位于上部的格子砖两部分组成,小烟道内含有可调节气流流量的篦子砖结构。蓄热室一端分别与燃烧室相通,另一端与废气开闭器相连,其作用是回收燃烧废气的热量并预热燃烧用的空气,从而提高直立炉的热工效率。在该技术方案中,上部蓄热室和下部蓄热室均将小烟道设于底部,但其下部蓄热室与燃烧室底部连通的气道为直角形的气道,包括一段竖直气道,导致在每一个交换周期气体流动的阻力不同,使立火道内压力分布发生变化;另外,常规直立炉结构中,每一蓄热室对应两个燃烧室,调节一个蓄热室的气流流量,相应地会影响两个燃烧室的立火道温度,因此燃烧室立火道温度不易于调节,导致直立炉生产时温度波动大,NOx的生成量容易超标,很难达到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立炉蓄热室,将下部蓄热室小烟道设于其顶部,下部蓄热室的底部通过水平的底部汇合气道与燃烧室底部连通,从而使不同交换周期的气流阻力相同或相近,并使蓄热室结构更加简单;同时每一个单元蓄热室只和一个燃烧室相对应,燃烧室立火道温度更易于调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立炉蓄热室,包括上部蓄热室和下部蓄热室,上部蓄热室、下部蓄热室的一端与燃烧室相通,另一端与废气开闭器相连,上部蓄热室和下部蓄热室内均设有格子砖;所述上部蓄热室的顶部设顶部汇合气道连通燃烧室的顶部,底部设上部蓄热室小烟道;所述下部蓄热室的顶部设下部蓄热室小烟道,底部设底部汇合气道连通燃烧室的底部;上部蓄热室和下部蓄热室组成一个单元蓄热室,每个单元蓄热室与燃烧室一一对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燃烧室总数相同的情况下,减少了蓄热室的数量,可以减少直立炉耐火材料用量,减少设备投资;
2)通过优化蓄热室的布置方式,使每一个单元蓄热室只和一个燃烧室相对应,从而使燃烧室立火道温度更易于调节;
3)将下部蓄热室小烟道设于其顶部,下部蓄热室的底部通过水平的底部汇合气道与燃烧室底部连通,从而使不同交换周期的气流阻力相同或相近,立火道内压力分布更为稳定,生产时温度波动可控,利于环保;
4)蓄热室结构更加简单,更易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直立炉蓄热室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所述蓄热室的直立炉炉体横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3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堵能力的热解炉
- 下一篇:一种用于长焰煤干馏的瓦斯全循环干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