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导管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62445.9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9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雨;钱湘云;徐雪梅;王美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传染病防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市老年病医院;南通市肝病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9C53/08 | 分类号: | B29C53/08;B29C53/8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导管 底座 折弯 成型装置 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 折弯机构 固定块 折弯部 加热装置 相对设置 折弯成型 转动设置 长条状 限位槽 上端 卡槽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导管成型装置,其包括:底座(1);加热装置(2),其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以用于加热医用导管(4);至少一折弯机构(3),其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折弯机构(3)包括长条状医用导管限位部(3‑1)、设置在所述医用导管限位部(3‑1)长度方向一端的折弯盘(3‑2),所述医用导管限位部(3‑1)上端设有用于固定医用导管(4)的限位槽,所述折弯盘(3‑2)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折弯盘(3‑2)上设有用于折弯医用导管(4)的折弯部(3‑2a),所述折弯部(3‑2a)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块,且所述两个固定块之间形成医用导管卡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导管成型装置,用于医用导管的折弯成型,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导管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塑料管材被广泛应用于介入类手术,这是由于人体结构复杂,所采用的器械也需要根据人体构造形成不同的形状,例如在心内介入类手术中,医生需要在X光机指导下进行外部操作,对器械的形状和操控性要求更高,而高分子塑料导管管材的熔点低易于成型,能根据使用需求制造出各种的形状。通常医护人员都是通过加热器或水浴加温方式将医用导管加热软化,利用利器使导管头端折弯,但是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影响了治疗。本实用新型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导管成型装置,用于对医用导管进行加热成型。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医用导管成型装置,其包括:
底座;
加热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以用于加热医用导管;
至少一折弯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折弯机构包括长条状医用导管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医用导管限位部长度方向一端的折弯盘,所述医用导管限位部上端设有用于固定医用导管的限位槽,所述折弯盘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折弯盘上设有用于折弯医用导管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块,且所述两个固定块之间形成医用导管卡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长条状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底部的电加热元件、及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与所述电加热元件连接的电源,所述支架呈立方体结构,所述支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医用导管穿槽,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电加热元件的加热控制开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盘上设有旋转握持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医用导管限位部呈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折弯机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块呈圆柱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医用导管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后,将医用导管固定在导管限位槽内,然后将医用导管需要折弯的部位固定在折弯部的医用导管卡槽内,旋转折弯盘,折弯部转动,将医用导管折弯成型,该成型装置操作方便,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导管成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传染病防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市老年病医院、南通市肝病研究所),未经南通市传染病防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通市老年病医院、南通市肝病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24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