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心旋转式缩头机构及旋铆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62442.5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7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昱纬钢铁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5/12 | 分类号: | B21J1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缩头 偏心旋转式 驱动电机 功能部 模具 待加工件 旋铆 模具制造技术 本实用新型 基座连接 驱动连接 轴向方向 加工件 缩口 转轴 晃动 转动 美观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心旋转式缩头机构及旋铆模具,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偏心旋转式缩头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缩基座和旋缩头;驱动电机与旋缩基座驱动连接,旋缩头包括连接部和功能部,连接部与旋缩基座连接,使旋缩头和旋缩基座共同转动,功能部设有与待加工件直接接触的曲面,功能部能够沿驱动电机的转轴的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同时做往复晃动,使待加工件受到曲面给予的不同方向的作用力。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对待加工件的端部进行缩口时废品率高以及成品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偏心旋转式缩头机构及旋铆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要求越来越高,各主机厂从节约成本提升品质考虑会要求供应商不断采取新材料与新工艺来增加产品竞争力,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对汽车头枕杆端部缩口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为倒角与模具推缩两种。
其中,倒角工艺采用的是去材料切削加工,产生废料是工艺特性赋予的必然结果,废料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导致零件产生压伤,因此在倒角去材料切削加工过程中,为防止废料对零件的压伤,操作人员必须不停的对设备、工装进行清洁,增加操作人员工作强度,过程中也易因漏清理而导致零件报废。
而推缩为不去材料加工,具体是由带有曲面的模具朝向零件端口移动,曲面挤压端部,使端部沿曲面轨迹变形,进而形成缩口,推缩避免了废料产生,从源头避免头枕杆缩头过程压伤而导致的零件报废;因无废弃物,相比于倒角加工,操作人员不需要不停清洁设备、工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但因推缩为不去材料加工,零件的尺寸靠模具成型,在缩头过程中由于受力多余材料朝一个方向流动,容易在模腔与材料的交接区形成局部台阶而造成零件不合格;另外模腔与材料的连接由于是硬性的挤压过渡不美观,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心旋转式缩头机构及旋铆模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对待加工件的端部进行缩口时废品率高以及成品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心旋转式缩头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旋缩基座和旋缩头;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旋缩基座驱动连接,所述旋缩头包括连接部和功能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旋缩基座连接,使所述旋缩头和所述旋缩基座共同转动,所述功能部设有与待加工件直接接触的曲面,所述功能部能够沿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的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同时做往复晃动,使所述待加工件受到所述曲面给予的不同方向的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旋缩基座设有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旋缩基座的中心轴线呈夹角设置,所述旋缩头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功能部朝向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旋缩基座枢接固定;
或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旋缩基座铰接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枢接轴,所述旋缩基座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连接部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对的通孔,所述枢接轴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且所述枢接轴的前端部分套设在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设有缓冲层,所述功能部能够与所述缓冲层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为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所述空腔内壁粘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旋缩基座还包括环形防护板,所述环形防护板固设在所述开口所在的端面上,所述待加工件能够穿过所述环形防护板且所述环形防护板的内径小于所述功能部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防护板与所述旋缩基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缩基座背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延伸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铆模具,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偏心旋转式缩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昱纬钢铁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昱纬钢铁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24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铆作业系统
- 下一篇:一种板件把手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