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金属棒材生产线的棒材自动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0972.6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3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8 | 分类号: | B21D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滚轮组 棒材 金属棒材 自动传输装置 传输 导向块 本实用新型 在机 棒材通道 传输管道 传输装置 金属线材 连续拉拔 气缸驱动 人工作业 生产效率 感应器 滚轮组 接力式 漏斗状 前端处 组传输 段状 离合 气缸 正对 成型 联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金属棒材生产线的棒材自动传输装置,设置在机台上,其中:该自动传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的前传输滚轮组、中传输滚轮组、后传输滚轮组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和后传输滚轮组末端的传输管道,每组传输滚轮组分别由传输气缸驱动离合,且在每个传输滚轮组的前端处还设有与传输滚轮组正对的棒材导向块,棒材导向块内成型有呈漏斗状的棒材通道,且在每个棒材导向块的末端出口处设有分别与各组传输气缸相联接的传输感应器。采用本实用新型棒材传输装置,实现金属棒材的接力式传输,使得从连续拉拔形成的金属线材上切断形成的段状金属棒材能够自动快速地进行传输,中途不需人工作业,提高金属棒材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全自动金属棒材生产线的棒材自动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金属棒材/线材是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的关键中间产业,它们一般是以炼钢、炼铁等厂家生产的卷状金属材料为原料,经过一些表面处理、校直、拉拔等工序后,加工成一段一段的金属棒材或线材,再供给下游厂家进行利用,金属棒材/线材的应用行业非常广泛。
然而现有的金属棒材的生产由于生产线安排不合理、场地限制等因素而导致生产效率不高,产能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设备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自动金属棒材生产线的棒材自动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金属棒材生产线的棒材自动传输装置,设置在机台上,其中:该自动传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上的前传输滚轮组、中传输滚轮组、后传输滚轮组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和后传输滚轮组末端的传输管道,每组传输滚轮组分别由传输气缸驱动离合,且在每个传输滚轮组的前端处还设有与传输滚轮组正对的棒材导向块,棒材导向块内成型有呈漏斗状的棒材通道,且在每个棒材导向块的末端出口处设有分别与各组传输气缸相联接的传输感应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棒材传输装置,实现金属棒材的接力式传输,使得从连续拉拔形成的金属线材上切断形成的段状金属棒材能够自动快速地进行传输,快速进入矫直机进行校直,中途不需人工作业,实现自动化传输作业,提高金属棒材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金属棒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棒材导向块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一种全自动金属棒材生产线的棒材自动传输装置,设置在机台1上,其中:该自动传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台1上的前传输滚轮组11、中传输滚轮组12、后传输滚轮组13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和后传输滚轮组13末端的传输管道14,每组传输滚轮组分别由传输气缸15驱动离合,且在每个传输滚轮组的前端处还设有与传输滚轮组正对的棒材导向块16,棒材导向块内成型有呈漏斗状的棒材通道161,且在每个棒材导向块16的末端出口处设有分别与各组传输气缸相联接的传输感应器162。
从剪切机剪切形成的金属棒材,先在剪切机的推动和惯性下,经过前传输滚轮组前端的第一个棒材导向块16导入,当从漏斗状的棒材通道161末端穿出时,触发第一个传输感应器162,经过短暂0.1s~0.5s延时,金属棒材到达前传输滚轮组11之间,前传输滚轮组11的传输气缸15驱动前传输滚轮组11合拢,对金属棒材进行牵引传输,并从传输管道14中穿过;依次类推,当金属棒材的首端从第一个传输管道中出来后,进入第二个棒材导向块,再经过第二个传输感应器触发中传输滚轮组工作进行第二段传输;依次类推进行第三段传输,后直接进入精密矫直机进行最终校直,再出料形成金属棒材成品或者继续进行后续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0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合一矫正送料机的入料牵引机构
- 下一篇:卷材送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