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8574.0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8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葛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新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开口 主气管 气管插管 充气管 吸引管 气囊 两组 右囊 进气口 患者呼吸道 呼吸窘迫 两侧设置 气管接头 气囊连接 氧饱和度 分泌物 充气阀 内压力 排液口 下端口 呼吸道 痰液 吸出 平衡 | ||
一种气管插管,包括主气管、安装主气管顶端的气管接头、设置在主气管底部的气囊、与气囊连接的充气管、安装在充气管顶端的充气阀,在主气管两侧设置左、右囊上吸引管,在主气管位于气囊上方5mm-10mm处设置左、右布置的两组侧开口,每组侧开口分别为2-4个,所述左、右囊上吸引管下端口分别对应两组侧开口,其中一组侧开口为进气口,另一组侧开口为排液口。其可将患者呼吸道会产生的痰液、淤血等分泌物吸出,平衡呼吸道内压力,避免出现呼吸窘迫、氧饱和度迅速下降等症状,降低患者病危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医疗器械,气管插管可以为患者充分供给氧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气管插管也是抢救危重症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最有效、快捷的方法。由于进行气管插管过程中,喉管会产生痰液、淤血等分泌物,现有的气管插管不能及时清除喉管产生的分泌物,当喉管分泌物过多,又不能从口、鼻或切开口处流出时,会导致患者呼吸道内压力增大,出现呼吸窘迫、氧饱和度迅速下降等症状,患者病危的风险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其可将患者呼吸道会产生的痰液、淤血等分泌物吸出,平衡呼吸道内压力,避免出现呼吸窘迫、氧饱和度迅速下降等症状,降低患者病危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气管插管,包括主气管、安装主气管顶端的气管接头、设置在主气管底部的气囊、与气囊连接的充气管、安装在充气管顶端的充气阀,其特殊之处在于:在主气管两侧设置左、右囊上吸引管,在主气管位于气囊上方5mm-10mm处设置左、右布置的两组侧开口,每组侧开口分别为2-4个,所述左、右囊上吸引管下端口分别对应两组侧开口,其中一组侧开口为进气口,另一组侧开口为排液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左、右侧开口分别为3个或4个,相应所述左、右囊上吸引管下端口的数量为2个或3个且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侧开口之间。
进一步优选,左、右侧开口数量不等,数量多的一侧开口为进气口、数量少的一侧开口为排液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左、右侧开口突出于主气管外壁且外端面呈球面,避免刮伤患者喉管。
进一步优选,所述囊上吸引管粘贴于主气管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在主气管位于气囊上方5mm-10mm处设置左、右布置的两组侧开口,左、右囊上吸引管下端口分别对应两组侧开口,其中一组侧开口为进气口,另一组侧开口为排液口。吸痰操作时,首先将主气管尾端插到患者喉管,通过连接在充气阀上的注射器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胀贴在患者喉管内壁,避免痰液、淤血进入患者呼吸道;再将二个囊上吸引管连接注射器,与进气口接通的注射器向患者喉管内注入气压,将进气侧的痰液、淤血吹向排液口侧,与排液口接通的注射器向外吸出气压,将汇集到排液口侧的痰液、淤血全部吸出患者喉管,痰液、淤血吸出无死角,平衡了呼吸道内压力,避免出现呼吸窘迫、氧饱和度迅速下降等症状,降低了患者病危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1-主气管,2-气管接头,3-气囊,4-充气管,5-充气阀,6-囊上吸引管,7-排液口,8-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新,未经葛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8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多个排液管的气管插管
- 下一篇:一种可以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口咽通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