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风炉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7912.9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6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王和安;晏兴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吉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3/00;B01D46/1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04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炉本体 安装筒 热风炉 热空气 净化装置 半圆 过滤板 过滤球 进管 热气 热风炉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活性炭过滤 过滤净化 净化过滤 内部设置 铁丝网层 杂质净化 内顶壁 排风管 支撑架 风机 排出 筛孔 竖板 弯管 连通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热风炉净化装置,包括热风炉本体,所述热风炉本体的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脚,所述热风炉本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热气进管,所述热风炉本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半圆过滤球,所述半圆过滤球的顶部位于热气进管的正下方,所述热风炉本体的左侧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安装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铁丝网层。该实用新型,通过竖板上开设的筛孔,可以有效的对热空气进行第二次过滤,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可以第三次带到过滤净化的作用,弯管和活性炭过滤块可以将热空气进行最后净化过滤,通过排风管将热空气排出,更能将热风炉中的杂质净化干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风炉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热风炉作为热动力机械,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通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利用热风作为介质和载体才能更大地提高热利用率和热工作效果,传统电热源和蒸汽热动力在输送过程中往往配置多台循环风机,使之最终还是间接形成热风进行烘干或供暖操作。
随着现在机械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力的使用,热风炉作为热能的高效传送装置应用非常的广泛,在热风炉的使用过程中,热风炉的内部经常会出现杂质,导致热量传送的效率大大的较低,现有的净化装置是在出风管上加过滤装置,很难将热风炉中的杂质净化干净,故而提出一种热风炉净化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风炉净化装置,具备更能将热风炉中的杂质净化干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净化装置是在出风管上加过滤装置,很难将热风炉中的杂质净化干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更能将热风炉中的杂质净化干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风炉净化装置,包括热风炉本体,所述热风炉本体的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脚,所述热风炉本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热气进管,所述热风炉本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半圆过滤球,所述半圆过滤球的顶部位于热气进管的正下方,所述热风炉本体的左侧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安装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铁丝网层,所述安装筒的右侧连通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热风炉本体的内部,所述送风管上且位于热风炉本体的工作车设置有阻气阀,所述送风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扩风斗,所述扩风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防倒吸开孔板,所述热风炉本体的内部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竖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隔板,所述竖板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筛孔,所述隔板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隔板的内部,所述连接管的右端连通有弯管,所述弯管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过滤块,所述弯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有横管,所述热风炉本体的右侧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横管的右端与排风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杆,且加固杆的顶端与热风炉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管的外管径为二公分,且横管的外管径与排风管的内管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竖板位于半圆过滤球的右侧,且竖板上开设的筛孔的孔径为零点二公分。
优选的,所述竖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隔板的外侧均与热风炉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之间的间距为五公分,且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热气进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风炉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吉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吉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7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