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袋子法VOC前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7844.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0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环测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1/34;G01N30/00;G01M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袋 电磁阀 进气通道 排气通道 前处理装置 处理装置 控制装置 加热箱 样件 缓冲器 继电器 检测器 全自动化控制 无线通讯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气体净化器 压力传感器 并联连接 技术缺陷 监测装置 气路装置 远程通信 触摸屏 气体源 真空泵 监测 破裂 自动化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VOC处理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袋子法VOC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控制装置、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处理装置包括加热箱、采样袋,采样袋不小于2个,采样袋放置在加热箱中并通过气路装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进气通道与排气通道连接;所述进气通道依次包括气体源接口、气体净化器、MFC1、电磁阀,所述排气通道依次包括真空泵、缓冲器,电磁阀、与电磁阀并联连接的VOC检测器和MFC2以及电磁阀;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继电器、触摸屏、无线通讯装置,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存在的袋子法监测装置自动化程度低、采样袋容易破裂、无法计算样品死体积以及无法同时处理多个样件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全自动化控制、远程通信报警以及同时监测多个样件的实用新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OC前处理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袋子法VOC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中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其中汽车零部件散发的醛酮物质、VOC等是汽车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染物超标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现阶段汽车零部件VOC检测主要采用袋子法检测,国家有关部门在拟定零部件VOC的检测标准。其工作原理如下:是将待测的样品放入一定规格的TEDLAR采样袋中,该采样袋本身要求不含有VOC,将密封的采样袋准确填充一定量的氮气,将其放入烘箱中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加热,用Tenax管和DNPH管进行采样,Tenax管用热脱附-气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DNPH管用乙腈进行洗脱后用液相色谱仪对洗脱液进行测试。
目前市场上的测试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需要人工监测和控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二、充入气体的体积控制精度不高,不符合实验的要求;三、实验舱的加热设备也较简单,升温程序不能有效的控制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采样袋容易在清洗以及充气过程中破裂;四、无法同时监测多个样件的VOC含量;五、无法计算样件的死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中存在的袋子法监测装置自动化程度低、采样袋容易破裂、无法计算样件的死体积以及无法同时监测多个样件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袋子法VOC前处理装置,该袋子法VOC前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全自动化控制、远程通信报警以及同时监测多个样件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袋子法VOC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控制装置、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
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加热箱、采样袋,所述采样袋大于等于2个,所述采样袋放置在加热箱中并通过气路装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进气通道与排气通道连接;
所述进气通道依次包括气体源接口、气体净化器、MFC1、电磁阀,所述排气通道依次包括真空泵、缓冲器,电磁阀、与电磁阀并联连接的VOC检测器和MFC2以及电磁阀;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控制器、继电器、触摸屏、无线通讯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采样袋上设置有多个气路装置接口。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PLC的输出端与触摸屏、通讯装置输入端电连接,PLC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加热箱、气体源接口、气体净化器和MFC相连接,所述PLC控制器还连接有蜂鸣器报警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无线通讯装置包括与外部终端设备连接传输的AIR200短信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效果一,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装置包括加热箱、采样袋,采样袋的数量不小于2个,并通过气路装置分别与压力传感器、进气通道与排气通道连接。处理装置设置多个通道数量,可同时处理2个及以上的样品,大大的节省了处理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环测实验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环测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7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