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藻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6899.5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9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蓝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施建辉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气浮 藻水 絮凝剂添加器 本实用新型 空气压缩机 分离效率 过滤格栅 清水出口 污水入口 藻水分离 排渣口 曝气盘 蓝藻 富集 刮片 环境工程领域 反应能力 机动性强 箱体顶部 箱体内部 固定式 移动式 出水 除藻 生产成本 生产能力 建造 | ||
藻水分离器,涉及环境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离效率高、处理速度快、效果好、机动性强、反应能力强的藻水分离器。本实用新型包括絮凝剂添加器、过滤格栅组、空气压缩机、气浮曝气盘、气浮刮片、排渣口、清水出口、污水入口以及箱体,过滤格栅组放置在箱体内部,絮凝剂添加器、空气压缩机以及气浮曝气盘设置在箱体底部,气浮刮片设置在箱体顶部,污水入口固定在箱体前端上部,清水出口设置在箱体后端下部,排渣口设置在箱体前段下部。本实用新型分离效率高、处理速度,具有生产能力高、出水品质高、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在蓝藻富集区域,可作为固定除藻设施用于建造固定式藻水分离站,或者作为移动式藻水分离站对蓝藻富集区域进行清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离效率高、处理速度快、效果好、机动性强、反应能力强的藻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已是全世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水污染问题之一,而蓝藻爆发所引起的水华现象则是其最直接的外在表现。蓝藻水华爆发所造成的水体污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水产养殖、人文景观以及生态多样性等多方面都会产生危害。
现在最为常用的藻水处理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物理法操作较为直接,主要通过人工和机械打捞除藻、微滤除藻、气浮除藻及超声波除藻等方法进行,此类方法短期内见效快,但人力、物力耗费较大,且蓝藻复发快。化学法是通过在水体中投放化学药剂或采用其他化学手段对水藻进行控制和清除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剂法、压力强化混凝法等,此类方法除藻简单、省时省力、效率高,但容易对水域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水质及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法,是通过合理调整水生生物链,利用营养与捕食关系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达到除藻效果,主要包括鱼类控藻法、微生物控藻等,此类方法虽然能够对蓝藻的生长、繁殖、发育起到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控制了蓝藻水华的爆发,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蓝藻爆发后所带来的影响,其中蓝藻去除后遗留在水体中的藻毒素,一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分离效率高的藻水分离器,该分离器处理速度快、效果好,安装使用简便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藻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该分离器包括絮凝剂添加器、过滤格栅组、空气压缩机、气浮曝气盘、气浮刮片、排渣口、清水出口、污水入口以及箱体,过滤格栅组放置在箱体内部,絮凝剂添加器、空气压缩机以及气浮曝气盘设置在箱体底部,絮凝剂添加器与空气压缩机连接且设置在箱体前部,气浮曝气盘设置在箱体中部,气浮刮片设置在气浮曝气盘上方,污水入口固定在箱体前端上部,清水出口设置在箱体后端下部,排渣口设置在箱体前段下部。
所述的过滤格栅组包括三级过滤格栅,分别为初级过滤格栅、藻类过滤格栅以及碳纤维藻类吸附格栅,初级过滤格栅、藻类过滤格栅以及碳纤维藻类吸附格栅顺序放置在箱体的前部、中部以及尾部;初级过滤格栅为两块,第一块倾斜放置在箱体前部,倾斜的正面面对排渣口,第二块放置在藻类过滤格栅前方,藻类过滤格栅专用于过滤藻类物质,碳纤维藻类吸附格栅是采用炭纤维材料制作的格栅,用于吸附细小的藻类物质。
所述的第二块初级过滤格栅与藻类过滤格栅分别位于气浮曝气盘两侧。
所述的气浮刮片呈长方体状,其密度小于水密度,当箱体充满水后,气浮刮片漂浮在水面上,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带动气浮刮片流动,将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清理。
所述的第一块初级过滤格栅倾斜面上方还设置有水力传动刮片,水力传动刮片呈圆柱体状,漂浮在水面上,当污水通过污水入口进入箱体时,在水力冲击下,水力传动刮片紧贴初级过滤格栅的上倾斜面向下旋转滚动,在滚动过程中,清理附着在第一块初级过滤格栅上倾斜面的污物,当水力传动刮片逐渐滚动至最下面时,此时污水冲力减少,自身浮力增大,当浮力大于冲力时,水力传动刮片上浮至水面,周而复始。
所述的碳纤维藻类吸附格栅最少为一块,数块碳纤维藻类吸附格栅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蓝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蓝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68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脱硫剂生产工艺用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河道污水除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