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成像设备中移动部件的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4730.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7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熊璟;夏泽洋;甘志坚;梁闳肆;韩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A61B6/03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350 | 代理人: | 傅俏梅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部件 医学成像设备 防撞装置 气囊 本实用新型 气压传感器 防撞控制器 成像设备 碰撞发生 防碰撞 软碰撞 易变形 硬碰撞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学成像设备中移动部件的防撞装置,包括移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移动部件的气囊及设置于所述气囊内的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有防撞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医学成像设备中移动部件的防撞装置,防碰撞方法采用易变形的气囊,碰撞发生属于软碰撞,避免严重的硬碰撞的发生,对人体、成像设备更加安全,可靠性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成像设备中移动部件的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式CBCT(Cone beam CT的简称,即锥形束CT)作为一种医疗器械成像设备在临床介入手术中广泛使用。在移动式CBCT中,X射线源和探测器对称地安装在移动部件(C形臂)上,使得X射线源发出X射线照射到探测器并由其检测。在X射线检测时,将被检测对象,如人体等,放在X射线源与探测器之间,通过改变C形臂的空间位置和角度,从而改变X射线源和探测器与被检测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向,进而使得移动式CBCT可从多个不同角度和位置对被检测物体进行X射线检查,而不需要反复改变被检测对象的位置。
由于C形臂具有多个自由度,因此有时会由于人员没留意C形臂的运动或C形臂被误操作等原因,造成C形臂与病人、医务人员、检测床或其他障碍物等发生碰撞,这样一方面有可能会造成对人员的伤害,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造成对C形臂、检测床或障碍物的损坏。因此,为了使得C形臂X射线机对于病人及医务人员更安全并减少对于C形臂本身造成损坏的可能性,需要对C形臂X射线机进行防碰撞设计。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041516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C形臂X射线机的防碰撞方法和设备,以便防止对于成像设备造成损坏以及对病人和医务人员造成伤害,该装置包括:测力计、微分缓存器和积分器、模拟数字转换器和控制马达驱动器的微控器。该专利还提供通过微控器控制该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上/下开关,读取并将数值与表值比较,如果表值和实际测试值之间的差值超过极限值,停止C形臂,并反转该设备。
公开号为CN102743180A的中国专利还公开了一种C形臂X射线机的防碰撞方法和装置,能够防止障碍物和C形臂本身之间的严重碰撞,该装置包括存储单元、位置检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碰撞检测方法:比较马达驱动器工作电流检测值与存储单元中没有碰撞发生时的参考信号值,如果检测信号值偏离参考信号值,判定碰撞发生,从而控制单元控制马达驱动器停止C形臂运动。
公开号为CN202143634U的中国专利还公开了另一种碰撞检测装置,该碰撞检测装置包括:固定部件,用于信号触发的外力感应罩壳,连接固定部件和外力感应罩壳之间的弹性部件,以及安装在固定部件上的微动开关。碰撞检测方法是: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弹性部件使微动开关保持在第一状态;在有外力作用时,信号触发部件能够克服弹性部件的弹力使微动开关由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
为了防止移动式CBCT发生碰撞,上述现有的方法特点是碰撞发生均属于硬碰撞,防碰撞装置表面都是硬质物质,当碰撞接触发生时将会对人体或CBCT成像设备造成一定的碰撞伤害或损坏,可靠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医学成像设备中移动部件的防撞装置,其安全可靠性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学成像设备中移动部件的防撞装置,包括移动部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移动部件的气囊及设置于所述气囊内的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有防撞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移动部件连接有驱动器件,所述驱动器件电连接于所述防撞控制器;且/或,
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移动部件的内侧或/和外侧。
可选地,所述防撞控制器连接有碰撞报警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4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