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马达齿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4091.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9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添成;宋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箱 圆形筒 马达连接板 马达 轴承 本实用新型 减速齿轮组 变速马达 齿轮结构 固定套 输入端连接 塑胶材质 轴承固定 驱动轴 输出轴 穿出 开口 噪音 减速 加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马达齿轮结构,包括:马达、减速箱、设于减速箱内的轴承、位于轴承上方的固定套及马达连接板,所述马达与马达连接板固定,所述马达连接板与减速箱固定,所述马达的驱动轴与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箱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圆形筒壳及设置在所述圆形筒壳内的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圆形筒壳配合并穿出圆形筒壳之外,由固定套将轴承固定,所述减速齿轮组为塑胶材质,本实用新型具有噪音小、易于加工及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雨伞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变速马达齿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伞具大部分可以实现自动打开,而多数伞具需要用两只手才能将伞具闭合,对有些在路途中或因其它原因无法腾出另一只手的人们来说十分不便。因此,人们发明了一种电动雨伞,只需一只手便可以完成伞具的开合动作,这种电动雨伞需要借助变速马达来实现,变速马达常通过设置于减速箱内的齿轮组实现减速,齿轮组采用金属材质制作而成,加大了齿轮组的加工难度及成本,且齿轮组在运转的时候,会存在噪音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噪音小、易于加工及成本低的变速马达齿轮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变速马达齿轮结构,包括:马达、减速箱、设于减速箱内的轴承、位于轴承上方的固定套及马达连接板,所述马达与马达连接板固定,所述马达连接板与减速箱固定,所述马达的驱动轴与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箱凸设一输出轴,所述减速箱包括两端具有开口的圆形筒壳及设置在所述圆形筒壳内的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圆形筒壳配合并穿出圆形筒壳之外,由固定套将轴承固定,所述减速齿轮组为塑胶材质。
所述减速箱的圆形筒壳为塑胶材质。
所述减速齿轮组为两组,包括一个第一主动齿轮、三个与第一主动齿轮连动的第一从动齿轮、一个第二主动齿轮及三个与第二主动齿轮连动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马达连接板间设有一个第一面板,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马达的驱动轴连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固定于一个第二面板的两侧,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输出轴固定于一个第三面板的两侧。
所述马达的驱动轴的上端与第一主动齿轮的上端面齐平。
所述圆形筒壳上端的开口小于下端的开口,所述圆形筒壳上端的开口恰卡抵轴承,所述圆形筒壳上端的开口外缘均匀间隔环设锁合孔。
所述马达连接板的一表面设有马达螺丝孔,另一表面凸起形成能伸入圆形筒壳内的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通过径向螺丝固定在圆形筒壳上。
所述固定套焊接在输出轴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减速齿轮组由塑胶材质制作而成,可以一次加工而成,且塑胶材质的减速齿轮组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比金属材质的减速齿轮组小,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噪音小、易于加工及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马达1 马达的驱动轴11
圆形筒壳2 纵向凸条21 锁合孔22
马达连接板3
第一面板4 第一主动齿轮41 第一从动齿轮42
第二面板5 第二主动齿轮51 第二从动齿轮52
第三面板6 输出轴61
轴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4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机的机械式安全抱闸装置
- 下一篇:变速马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