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人飞行器控制和传输方法的4G专网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4047.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3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许岭峰;李正罡;随从彬;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讯皖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N7/18;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端 终端 专网 传输 中央处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 无人飞行器 中央处理器 传输系统 飞行控制模块 云台控制模块 终端存储模块 传输带宽 存储模块 定位模块 任务设备 数传模块 数据链路 双向通信 现场信息 终端数 公网 泄密 飞行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无人飞行器控制和传输方法的4G专网传输系统,包括移动端和终端;所述移动端包括分别与移动端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移动端图传模块、移动端数传模块、移动端定位模块、飞控模块、云台控制模块、移动端存储模块和移动端4G模块;所述终端包括分别与终端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终端数传模块、终端存储模块、终端4G模块和飞行控制模块;所述移动端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终端中央处理器之间通过所述移动端4G专网模块和所述终端4G专网模块双向通信。本实用新型提高对现场信息的掌握效率,同时可大大提高无人机的安全飞行范围,加大了无人机数据链路传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任务设备传输带宽,完全避免了公网传输的泄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飞行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无人飞行器控制和传输方法的4G专网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地公安机关的4G专网建设步伐加大,4G专网替代以前的2G专网成为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在4G专网的应用上面也出现过不少的技术应用:车载式现场取证传输、警讯通专网传输、应急指挥传输等,但是这些使用还远远不够,怎么样充分利用4G专网的高带宽和高速度以及高保密性为公安的执法、巡逻、管理来提高执法效率和降低执法成本成为新的课题。
4G无线专网具备大带宽传输的能力,专网建设采用1.4G的频谱波段,上行峰值为60M/s,下行为120M/s,并具备支持单小区多路实时高质量视频数据的上行回传能力,单基站满足上传15路以上视频,可以满足高清视频的传输要求。
随着这几年无人飞行器技术可靠性的不断提高和性能的不断改进,凭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无人飞行器也逐步打开了警用的大门,并逐步成为当前国内治安事件现场监管与救助指挥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无人飞行器是一种先进的垂直起降微型自动驾驶无人飞行器系统,其具有体积小巧、机动灵活、操作简单、维护便捷、携行方便、可靠性及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并且可用于全地形起降,通过搭载相应的任务设备,可用于执行空中巡航、目标侦察、跟踪和实时情报收集、高亮度空中照明、LED警示以及高空喊话等多种空中任务。
无人飞行器搭载的高灵敏度照相机可以进行不间断的画面拍摄,获取影像资料,并将所获得信息和图像传送回地面。应用于反恐维稳,如遇到突发事件、灾难性暴力事件、技术侦听等方面应用广泛,传回的实时图像和语音数据供指挥者进行科学决策和判断;并在追逃、嫌疑人定位上面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重要工具。进一步提高公安干警的响应、决策、评估效率,推动公安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而为了达到更好的侦查效果,图像的清晰度、及时性以及图传距离尤为关键,而传统无人机大多是采用微波方式进行传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传输距离限制:传统微波模式,一般稳定图像传输距离在3公里左右,这大大限制了无人机使用范围。
2传输稳定性限制:传统微波模式,由于是点对点传输模式,受场景限制非常严重,一旦有遮挡或其它微波信号干扰,对图像传输稳定性影响极大。
3传输实时性较差:无论微波+公网4G模式,由于公网4G传输模式,都存在较大延时,延时一般达到6秒以上,由于实时响应性较差,几乎无法直接通过指挥中心进行调度指挥。
实现4G专网与无人飞行器之间的通信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指挥中心人员准确掌握现场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处理事务的效率,解决指挥中心在现场指挥与调控应用上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目前无人机传输链路还是基于民用的控制、传输链路等都是基于民用特殊频段,这些民用频段干扰大、传输距离短、加密性小,容易被截取和破解;针对目前无人飞行器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不保密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无人飞行器控制和传输方法的4G专网传输系统,不仅提高了数据传输的保密性,而且提高了无人机的飞行控制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讯皖之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讯皖之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4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