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廊变形缝承插口部位复合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3553.X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1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闫慧清;刘森;杨鹏伟;刘宇;吴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口 管廊 底板 聚硫密封膏 顶部安装 承接管 本实用新型 橡胶止水带 插口 底板插口 复合防水 变形缝 承插口 泡沫板 填缝板 上层 聚苯板保护层 防水性 下层 遮挡 错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廊变形缝承插口部位复合防水结构,包括承接管廊,所述承接管廊的顶部安装有顶板承口,且承接管廊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承口,所述顶板承口的一侧安装有顶板插口,且顶板承口的顶部安装有顶部上层封土,所述顶部上层封土远离顶板承口的一侧安装有聚苯板保护层,且顶部上层封土与顶板承口之间安装有泡沫板,所述顶板插口的顶部安装有顶部下层封土,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顶部填缝板、泡沫板、顶部钢边式橡胶止水带、顶部聚硫密封膏、底部填缝板、底部聚硫密封膏和底部钢边式橡胶止水带,在使用者使用管廊时,避免底板承口与底板插口错位,底部聚硫密封膏会遮挡底板承口与底板插口之间的缝隙,增加管廊的防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廊变形缝承插口部位复合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管廊,即管道的走廊,化工及其相关类工厂中很多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沿着装置或厂房外布置,一般是在空中,用支架撑起,形成和走廊类似的样子,也有少数管廊位于地下。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管廊变形缝承插口部位复合防水结构的防水形式主要为橡胶止水带,聚硫密封膏;结构外侧防水卷材;接头形式主要缺点是抗地基不均匀沉降能力较差,加上管廊顶部覆土及附加荷载的作用,会引起管廊接头上下严重错位和曲变形,造成管廊接头止水带的大变形,加大管廊混凝土与橡胶接头止水带之间的空隙,严重时会使止水带拉裂,最终导致渗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管廊变形缝承插口部位复合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管廊混凝土与橡胶接头止水带之间的空隙,严重时会使止水带拉裂,最终导致渗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管廊变形缝承插口部位复合防水结构,包括承接管廊,所述承接管廊的顶部安装有顶板承口,且承接管廊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承口,所述顶板承口的一侧安装有顶板插口,且顶板承口的顶部安装有顶部上层封土,所述顶部上层封土远离顶板承口的一侧安装有聚苯板保护层,且顶部上层封土与顶板承口之间安装有泡沫板,所述顶板插口的顶部安装有顶部下层封土,且顶板插口与顶板承口之间安装有顶部填缝板,所述顶部填缝板的内部安装有顶部钢边式橡胶止水带,且顶部填缝板的底部安装有顶部聚硫密封膏,所述底板承口的一侧安装有底板插口,且底板承口的底部安装有底部封土,所述底板承口与底板插口之间安装有底部填缝板,所述底部填缝板的内部安装有底部钢边式橡胶止水带,且底部填缝板的顶部安装有底部聚硫密封膏,所述底板插口的底部安装有混凝土填充层。
优选的,所述顶板承口的内部设置有与顶板插口对应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底板承口的内部设置有与底板插口对应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填充层的截面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底部聚硫密封膏的长度大于底部填缝板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顶部填缝板、泡沫板、顶部钢边式橡胶止水带、顶部聚硫密封膏、底部填缝板、底部聚硫密封膏和底部钢边式橡胶止水带,在使用者使用管廊时,将顶板承口和底板承口分别与顶板插口和底板插口连接,顶板承口与顶板插口之间的顶部填缝板会阻挡水体进入,顶部钢边式橡胶止水带会增加顶板承口与顶板插口之间的紧固性,避免顶板承口与顶板插口错位,顶部聚硫密封膏会遮挡顶板承口与顶板插口之间的缝隙,底部钢边式橡胶止水带会增加底板承口与底板插口之间的紧固性,避免底板承口与底板插口错位,底部聚硫密封膏会遮挡底板承口与底板插口之间的缝隙,增加管廊的防水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混凝土填充层和底部封土,当使用者使用管廊时,混凝土填充层和底部封土会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增加管廊的抗沉降能力,降低管廊顶部的荷载作用,从而降低顶部承口和顶部插口的负担,避免管廊接头上下错位,聚苯板保护层从外部遮挡了水体,避免水体进入管廊内部,提高管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35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水结构
- 下一篇:管廊施工模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