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举柱塞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2597.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谭良柏;单全生;沈建新;胡登强;程春杰;贺湘辉;刘毅石;周怀光;袁建波;张琪;段玉明;杨博;董丰硕;黄贺;张静严;文亮;庹维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4 | 分类号: | E21B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头部 连接柱 刮片 气举柱塞 本实用新型 柱塞尾部 采油油管 内表面 刮除 刮蜡 结蜡 柱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举柱塞,该气举柱塞包括:柱塞头部、柱塞尾部、连接柱及刮片;其中,柱塞头部通过连接柱与柱塞尾部连接,且连接柱的截面直径小于柱塞头部的截面直径;刮片设置在连接柱上,且刮片的外径大于等于柱塞头部的截面直径;刮片用于刮除采油油管内表面的结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举柱塞,降低了刮蜡作业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举柱塞。
背景技术
油田的油井中开采出的原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其中含有不同程度和数量的石蜡,在原油从油井的深处逐渐采出到地面的过程中,原油所处的环境温度以及压力在逐渐的降低,同时原油中的气体也在不断的析出,石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力也在不断的下降,最终会有大部分的石蜡沉积在油井的采油油管壁上,形成“结蜡”,导致采油油管的内径减小,严重影响油井的生产能力。
目前,针对上述的“结蜡问题”,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手段是向采油油管中放置刮蜡片,通过机械牵引的方式进行清蜡,将刮下来的蜡通过原油的液流带至地面,实现采油油管的清蜡作业。
但是,采用上述的清蜡作业方式,刮蜡片是通过牵引绳索进行牵引的,在往复的刮蜡作业中,一旦发生操作失误或者意外情况,刮蜡片容易产生脱落的情况,导致刮蜡片落入采油油管中,此时具有造成油管封堵的风险,需要停产进行刮蜡片的打捞,严重影响石油开采的进度,使得刮蜡作业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举柱塞,以降低刮蜡作业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举柱塞,包括:
柱塞头部、柱塞尾部、连接柱及刮片;
其中,所述柱塞头部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柱塞尾部连接,且所述连接柱的截面直径小于所述柱塞头部的截面直径;所述刮片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且所述刮片的外径大于等于所述柱塞头部的截面直径;
所述刮片用于刮除采油油管内表面的结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举柱塞,该气举柱塞包括:柱塞头部、柱塞尾部、连接柱及刮片;其中,柱塞头部通过连接柱与柱塞尾部连接,且连接柱的截面直径小于柱塞头部的截面直径;刮片设置在连接柱上,且刮片的外径大于等于柱塞头部的截面直径;刮片用于刮除采油油管内表面的结蜡。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举柱塞,通过在连接柱上设置刮片,使得能够在使用气举柱塞进行气举产油的同时,可以通过该刮片对采油油管内壁上的石蜡进行刮除,并使石蜡随原油流出地面,相比机械式刮蜡,节省了刮蜡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刮片的形状为环形,且所述刮片套接在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刮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刮片均匀套接在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刮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毫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柱塞头部的截面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柱塞尾部的截面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分别与所述柱塞头部和所述柱塞尾部为同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气举柱塞还包括:
打捞连接部,所述打捞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柱分别设置在所述柱塞头部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打捞连接部为截面直径小于所述柱塞头部的截面直径的柱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打捞连接部为连接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刮片的材料为耐腐蚀、耐磨强度高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25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脱式井下套管通刮装置
- 下一篇:抽油机井口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