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板厚度测量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2485.5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6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杰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杜亚静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德市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控气压 伸缩杆 支撑板 升降板 红外测距传感器 楼板厚度测量 本实用新型 楼板 垂直 连接台 支撑柱 测距 对称螺接 嵌合安装 左右两侧 前侧壁 水平仪 中心处 左侧壁 两组 伸入 旋钮 钻孔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板厚度测量工具,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壁中心处嵌合安装有水平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螺接有调节旋钮,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左侧设置有水平电控气压伸缩杆,所述水平电控气压伸缩杆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底部设置有垂直电控气压伸缩杆,所述垂直电控气压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右端和支撑板的左侧壁均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水平电控气压伸缩杆和垂直电控气压伸缩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升降板伸入楼板的底部,再通过两组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工作,来实现对楼板的测量工作,减少了钻孔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板厚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板厚度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建设检验及验收过程中,为了保证楼板的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需要对楼板的厚度进行测量,在检验及验收过程中,通常在楼板开一个测量孔,在测量时,需要一名工作人员爬高,将测量尺的抵接部与楼板的底部相抵接,并将测量尺的刻度部穿过测量孔,另一名工作人员则在楼板的顶面,待测量尺的刻度部贯穿测量孔后,进行读数,但是,采用这种测量方式,需要至少两名工作人员才能完成测量,而且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还需要爬高,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同时,位于楼板顶面的工作人员在读数过程中,往往俯视刻度线,因此会由于视线的角度问题,不能准确读数,会导致测量误差大。
为此,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597128.5提出的“一种楼板厚度测量工具”,在该申请文件中,首先,对待测楼板采用冲击钻开孔后。初始状态,顶杆底部端头位于转轴上方,两个卡脚成自然竖直状态,将卡脚穿过楼板上的孔,向下旋转顶杆,顶塞转轴,两个卡脚分别绕各自的转轴向外侧旋转至与楼板下表面贴合,使卡脚与塞杆垂直,顶杆上部与螺帽丝牙调节固定,将读数尺滑至楼板上表面,准确读取刻度管上的数值,扣除读数尺自身厚度,即得到楼板的厚度。整个测量过程只需一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但是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需要进行钻孔操作,若钻孔的垂直度不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楼板厚度测量工具,在进行测量时,通过水平电控气压伸缩杆和垂直电控气压伸缩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升降板伸入楼板的底部,再通过两组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工作,来实现对楼板的测量工作,减少了钻孔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楼板厚度测量工具,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垫脚,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壁中心处嵌合安装有水平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螺接有调节旋钮,且调节旋钮贯穿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右侧壁开设有控制器安置槽,所述控制器安置槽的内腔摆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置槽的右侧设置有槽盖,所述支撑柱的左侧设置有水平电控气压伸缩杆,所述水平电控气压伸缩杆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底部设置有垂直电控气压伸缩杆,所述垂直电控气压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板,且升降板的顶部左端与垂直电控气压伸缩杆相连接,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右端和支撑板的左侧壁均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升降板的右侧壁开设有摄像槽,所述摄像槽的内腔设置有微型摄像头和透明玻璃板,且微型摄像头位于透明玻璃板的左侧;
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水平电控气压伸缩杆、垂直电控气压伸缩杆、红外测距传感和微型摄像头。
优选地,上述楼板厚度测量工具中,所述控制器安置槽的内腔设置有与控制器相配合的限位橡胶套。
优选地,上述楼板厚度测量工具中,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控制器,且控制器上设置有触控屏。
优选地,上述楼板厚度测量工具中,所述升降板为空心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杰,未经陈永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2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轧钢板纵横向厚度差测量装置
- 下一篇:检测抛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