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板控制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1875.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7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江明;邹超;王飞;吴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 双板 充电控制板 综合控制板 工作状态指示灯 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系统 读卡模块 防水功能 可扩展性 联网模块 系统响应 控制器 充电枪 兼容性 双控制 时延 电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板控制电动汽车充电桩。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双板控制电动汽车充电桩,解决充电系统不稳定,安全性低以及风吹雨淋导致充电枪的损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这样一种双板控制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ARM综合控制板、DSP充电控制板、读卡模块、电表模块、联网模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ARM综合控制板和DSP充电控制板各包括一块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控制板的结构,提高了整桩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系统响应的时延,具有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并且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板控制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直流充电桩系统作为充电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发展;传统的充电桩设计由于没有参考最新的标准,存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充电安全及兼容性等问题;设计和实现符合最新国标的具有更高安全性和兼容性电动汽车充电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并且,充电桩一般放置在室外,而雨雪天气对充电桩的防水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现有的充电连接线和充电枪直接挂在充电桩一侧的挂钩上,挂钩上方焊接有挡雨板,由于风吹雨淋,难免造成充电枪的损坏。因此,如何固定充电枪,防止风吹雨淋,避免充电枪的损坏,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双板控制电动汽车充电桩,通过使用双控制板的结构,解决了充电系统不稳定,安全性低,以及风吹雨淋导致充电枪的损坏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防水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板控制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ARM综合控制板、DSP充电控制板、读卡模块、电表模块、联网模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ARM综合控制板和DSP充电控制板各包括一块控制器,ARM综合控制板分别与读卡模块、电表模块、联网模块、工作状态指示灯和DSP充电控制板相连,所述该充电桩还包括急停电路、门禁电路、防雷模块、绝缘监测模块、模块电源组、辅助电源、泄放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输出接触器、输入接触器和充电枪,防雷模块、急停电路、门禁电路通过IO口向DSP充电控制板反馈信号,输入接触器、泄放电路、辅助电源、输出接触器、充电枪由DSP充电控制板IO口控制,模块电源组、充电枪通过CAN总线与DSP充电控制板连接,绝缘监测模块通过RS458接口与DSP充电控制板连接,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充电枪检测点通过AD口与DSP充电控制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状态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均与DSP充电控制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泄放电路包括555芯片、开关、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555芯片的第一引脚与第五引脚接地,第二引脚与所述开关串联后接地,第三引脚接所述泄放电路,第四引脚与第八引脚相连,其公共节点与所述第一电容串联后接地,第六引脚与第七引脚相连,其公共节点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模块电源组,第二电容的一端接所述555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第七引脚的公共节点,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与所述模块电源组的公共节点与所述555芯片的第四引脚和第八引脚的公共节点相连,第一电阻连接在第二电阻与模块电源组之间;所述泄放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MOS管和滤波电容,第三电阻的一端接所述模块电源组,另一端接所述MOS管的漏极,MOS管的栅极接所述555芯片的第三引脚,源极接地,滤波电容的一端接所述模块电源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泄放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第三电容连接在555芯片的第五引脚与第五引脚和第一引脚的公共节点之间。
优选的,所述泄放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并联第一电容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1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摆臂式自动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