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面式卡套无沟槽硬密封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1256.1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0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陈可宝;王春;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3/30;F16K27/08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套 三面 闸板 阀体三 阀盖 阀杆 阀体 本实用新型 硬密封闸阀 体内部 顶端设置 二次污染 阀杆顶端 沟槽结构 密封配合 三面密封 竖直设置 体内部位 面配合 耐高温 平底式 上端处 位置处 轴封盖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面式卡套无沟槽硬密封闸阀,包括阀体、阀体三面式卡套、闸板三面式卡套、阀盖和阀杆,所述阀体采用平底式无沟槽结构,所述阀杆竖直设置在阀体内部上端处,所阀杆底部设置有闸板,所述阀体内部位于阀杆顶端和闸板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阀盖,阀盖顶端设置有轴封盖,所述阀体内部靠近底部处设置有阀体三面式卡套,所述阀体三面式卡套与闸板三面式卡套密封配合,所述闸板三面式卡套A面、B面、C面与阀体Ⅰ面、Ⅱ面、Ⅲ面配合密封,从而实现三面密封。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二次污染、和耐高温的优点,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工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面式卡套无沟槽硬密封闸阀。
背景技术
早在十九世纪未,硬密封闸阀就开始生产和使用,至今百与余年变化不大。闸阀的密封面一般用金属制造、是成对的单面密封副。密封面需要加工的光滑平整,从而使密封面的间隙很小,以满足密封的使用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供水闸阀避免二次污染、达到直饮水质的卫生要求。供水管道中传统的硬密封闸阀,使用问题的日益突现,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要。传统的硬密封闸阀,阀体底部为容纳闸板必须有一沟槽,密封面为两面分体式卡套,如图1所示。当管道中出现杂物,如原水污水中杂物;安装管道时,管中未清扫干净的杂物;管内腐蚀脱落得杂物。这些杂物在水流动过程中,冲到闸槽以内就很难再被冲出,日积月累便使闸板下落时杂物托住,如图2所示。造成闸阀关闭不严,难以密封,造成水质污染。近年来在城市供水管道出现的橡胶软密封闸阀工况受限制只能适80度以下温度使用,也不适合带有颗粒状,只要有颗粒物橡胶密封面就不能使用。
随着硬密封闸阀、软密封闸阀在供水管道中使用问题的日益凸现,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闸阀存在诸多缺陷,避免二次污染、耐高温、颗粒物影响使用寿命,为此提供一种三面式卡套无沟槽硬密封闸阀。本发明采用三面式卡套密封,解决了硬密封闸阀主密封与副密封时阀体必须有沟槽造成水质污染的问题、同时也克服了软密封闸阀不能耐高温与颗粒物工况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面式卡套无沟槽硬密封闸阀,具备避免因为硬密封闸阀主密封与副密封时阀体必须有沟槽造成水质污染和耐高温性能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硬密封闸阀在设计上采用两面分体式卡套密封和阀体底部为容纳闸板必须有一沟槽而导致闸阀实际使用效果差和现有的软橡胶密封闸阀耐热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面式卡套无沟槽硬密封闸阀,包括阀体、阀体三面式卡套、闸板三面式卡套、阀盖和阀杆,所述阀体采用平底式无沟槽结构,所述阀杆竖直设置在阀体内部上端处,所阀杆底部设置有闸板,所述阀体内部位于阀杆顶端和闸板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阀盖,阀盖顶端设置有轴封盖,所述阀体内部靠近底部处设置有阀体三面式卡套,所述阀体三面式卡套与闸板三面式卡套密封配合,所述闸板三面式卡套A面、B面、C面与阀体Ⅰ面、Ⅱ面、Ⅲ面配合密封,从而实现三面密封。
优选的,所述阀杆中间位置处配套设置有阀杆螺母。
优选的,所述闸板可随阀杆和阀杆螺母做直线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硬密封闸阀由于设计上采用双面分体式卡套密封以及硬密封闸阀主密封和副密封之间存在有沟槽而导致后续使用过程中水流及杂质会进入闸槽而导致后续的闸阀无法正常关闭,密封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设置闸板三面式卡套和阀体进行三面配合密封的工作,同时对于阀体本身结构而言采取平底式无沟槽结构,相较于传统的硬密封闸阀而言,取消了闸槽,不会导致后续闸阀使用过程中出现堵塞,难以关闭和密封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相比较软橡胶密封闸阀而言,克服了软密封闸阀不能耐高温与颗粒物工况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硬密封闸阀示意图;
图2为传统硬密封闸阀闸槽堵塞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12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