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震支座及桥梁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48748.5 | 申请日: | 201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9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吴志峰;朱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震支座 上封板 本实用新型 缓冲组件 下封板 竖向 水平缓冲 橡胶隔震支座 桥梁梁体 相对设置 桥梁 背离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震支座及桥梁,涉及建筑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包括:上封板、下封板、竖向缓冲组件和水平缓冲组件,上封板与下封板相对设置,竖向缓冲组件设于上封板与下封板之间;水平缓冲组件设于上封板的背离竖向缓冲组件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橡胶隔震支座有可能导致桥梁梁体脱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震支座及桥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桥梁隔震技术是在上部结构与墩台之间增加橡胶隔震支座,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下部基础的连接,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
但是其对于大梁结构遭遇罕遇地震时,原有的橡胶隔震支座由于剪切位移过大,墩台受力偏心,虽有效的保护了上部梁体的结构,但有可能导致桥梁梁体的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震支座,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橡胶隔震支座有可能导致桥梁梁体脱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包括:上封板、下封板、竖向缓冲组件和水平缓冲组件,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相对设置,所述竖向缓冲组件设于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之间;
所述水平缓冲组件设于所述上封板的背离所述竖向缓冲组件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缓冲组件包括拉锁和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套设于所述拉锁;
所述上封板上设有安装结构,所述拉锁和所述缓冲件均通过所述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上封板,所述拉锁的两端伸出所述上封板,所述缓冲件的一端可跟随所述拉锁移动,以实现所述缓冲件的拉伸和压缩。
进一步地,所述拉锁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防止所述缓冲件沿所述拉锁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安装结构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拉锁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拉锁在所述上封板的端面上间隔分布,每根所述拉锁上均套设有所述缓冲件。
进一步地,每相邻的两根所述拉锁中,每根所述拉锁上均套设有一个所述缓冲件;
两根所述拉锁上的缓冲件位于所述上封板相对的两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缓冲组件包括多层橡胶层和多层加强板层,所述橡胶层和所述加强板层均设于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下封板之间,且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层的数量比所述加强板的数量多两个,每相邻两个所述橡胶层之间设有一层所述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封板的上侧设有上连接板,所述下封板的下侧设有下连接板;
所述上封板与所述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封板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包括:上封板、下封板、竖向缓冲组件和水平缓冲组件,上封板与下封板相对设置,竖向缓冲组件设于上封板与下封板之间;水平缓冲组件设于上封板的背离竖向缓冲组件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震支座应用于桥梁结构中时,竖向缓冲组件承受竖向荷载,对竖向荷载起到缓冲作用;水平缓冲组件承受水平方向的荷载,对水平荷载起到缓冲作用,当隔震支座本身剪切位移达到最大时,隔震支座中的水平缓冲组件提供恢复力,起到了有效的限位作用,从而避免了桥梁梁体脱落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橡胶隔震支座有可能导致桥梁梁体脱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隔震支座。
所述的桥梁与上述的隔震支座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8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型抗震支座
- 下一篇:一种道路桥梁用减震支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