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式多模块并联的数字均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6327.9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8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工;胡咏;高文根;徐东;王坤;徐伟凡;季乐乐;洪家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多模块并联 均流系统 改进式 充电器 充电器技术领域 电流传感器 均流控制器 数字控制器 二极管 采样电阻 充电模块 充电稳定 充电效率 均流母线 比较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式多模块并联的数字均流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改进式多模块并联的数字均流系统,解决充电效率低,充电器易损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这样一种改进式多模块并联的数字均流系统,包括多个充电模块、多个电流传感器和多个二极管,还包括采样电阻、均流母线、比较器、均流控制器和数字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具有充电稳定且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式多模块并联的数字均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通讯、空间站等的广泛应用,大功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的电源系统的需求不断提高。如果采用单台电源供电,由于需要处理的功率比较大,给功率器件的选择、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的提高带来困难。另外,一旦电源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因此,采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运行输出大功率是电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大功率负载需求和分布式电源系统的发展,使得开关电源并联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并联系统中,每个变换器只处理较小功率,降低了应力;还可以应用冗余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然而,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将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直接并联,必须采用均流技术确保每个并联模块均匀分担负载电流。否则,有的并联模块可能重载甚至过载运行,而有的模块则轻载或者空载运行,结果热应力分配不均,极易损坏,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均流技术成为电源并联技术的核心。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改进式多模块并联的数字均流系统,通过采用斩峰补偿的多个电动汽车充电模块并联的数字均流技术,解决了充电效率低,充电器易损坏的问题,具有充电稳定且效率高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进式多模块并联的数字均流系统,包括采样电阻、均流控制器、数字控制器、比较器和多个均流模块,每个均流模块是由充电模块、电流传感器和电流放大器串联组成,均流模块均与采样电阻相连,采样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均流母线,采样电阻的两端分别与均流控制器的正、负输入端相连,均流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比较器与数字控制器相连,数字控制器分别与各均流模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均流控制器由控制器以及多个并联的电流反馈射极跟随器构成,各电流反馈射极跟随器分别通过通讯线与控制器连接;电流反馈射极跟随器包括一个运算放大器和多个功率MOS管;其中,各功率MOS管的栅极分别通过一个驱动电阻接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各功率MOS管的漏极并联,各功率MOS管的源极各自通过一个功率电阻并联,各功率MOS管(的源极分别通过一个反馈电阻接在运算放大器的负端。
优选的,控制器为带有电流采样及D/A输出控制的单片机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充电模块采用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路。
一种改进式多模块并联的数字均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对各充电模块地址进行比较,执行步骤S2;
步骤S2:检测是否需要均流,否则结束,是则执行步骤S3;
步骤S3:以地址为0000001的模块作为主模块,执行步骤S4;
步骤S4:读取AD采样值,执行步骤S5;
步骤S5:采样值软件滤波,执行步骤S6;
步骤S6:对比额定电流设定的单个模块输出电流允许范围,进行均流算法控制,执行步骤S7;
步骤S7:PFM输出,实现均流控制,返回步骤S1。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使用本系统充电效率高,且相应的保护了各个充电模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63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