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向上料型机器人装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6119.9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谭勇;谢圣艳;李杨;罗杨伟;何俊蓉;姜联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化集团三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8 | 分类号: | B65G67/08;B65G69/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62110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线 输送皮带 本实用新型 顶升装置 跟踪 导轨 机器人 复合式机器人 输出滚筒 装车系统 复位 自动装车系统 方向平行 货车车厢 末端连接 倾斜设置 物料输送 一端设置 有机器人 线输出 车尾 搭接 跑偏 货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上料型机器人装车系统,涉及自动装车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皮带线,输送皮带线输出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输出滚筒线,输送皮带线下方设置有与物料输送方向平行的导轨,导轨上设置有能沿导轨往复运动的跟踪皮带线,跟踪皮带线的高度低于输送皮带线的高度,输出滚筒线搭接在跟踪皮带线上,跟踪皮带线末端连接有能够进出货车车厢内的复合式机器人机构,复合式机器人机构下方设置有机器人复位顶升装置,机器人复位顶升装置远离跟踪皮带线一端设置有与货车车尾配合的顶升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高效,实用性强,不易跑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车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单向上料型机器人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产业机构的调整,企业都越发关注自身行业自动化水平的进程,各种自动化设备应运而生,但是装车这一环节却少有产品出现,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力完成,通过对一些对包装箱式货物的产品进行研究分析,再根据实际的装车流程,设计出了可以自动装车的箱式货物自动装车系统,目前也有部分企业开始使用自动化装车系统,但是现有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存在如下缺陷:
(1)、由于目前整个自动化装车系统的输送线调节范围有限,输送线不能按不同的需求调节到不同的长度,不适用于不同长度的车厢,灵活性低,实用性不强;
(2)、在装车过程中,待装载包装纸箱的车尾部高度不一致,要是车尾高度过低,这就导致机器人不能顺利进入车厢内进行装车码垛,影响装车系统正常工作。
(3)、但是自动装车系统的机器人在往复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偏移,多次偏差累计,就会造成机器人抓手不能准确定位,严重情况下机器人抓手抓空,不能夹持到物料包装箱,导致自动装车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自动装车系统中输送线不能按要求调节长度及机器人容易跑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向上料型机器人装车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向上料型机器人装车系统,包括输送皮带线,输送皮带线输出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输出滚筒线,输送皮带线下方设置有与物料输送方向平行的导轨,导轨上设置有能沿导轨往复运动的跟踪皮带线,跟踪皮带线的高度低于输送皮带线的高度,输出滚筒线搭接在跟踪皮带线上,跟踪皮带线末端连接有能够进出货车车厢内的复合式机器人机构,复合式机器人机构下方设置有机器人复位顶升装置,机器人复位顶升装置远离跟踪皮带线一端设置有与货车车尾配合的顶升装置,机器人复位顶升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从上到下依次且相互平行的设置有水平工作平台和动力承载平台,水平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四个定位通孔,水平工作平台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四个定位通孔一一对应的导向套筒,每个导向套筒内均设置有能沿导向套筒同步升降的顶升复位柱,动力承载平台上设置有驱动四个顶升复位柱同步升降的复合动力机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传感组件,限位传感组件包括安装在顶升复位柱下方随顶升复位柱升降的感应组件A和固定在动力承载平台上的限位组件B,感应组件A包括固定在顶升复位柱下方的安装架A,安装架A下方设置有感应头,限位组件B包括竖直安装板B,竖直安装板B上设置有与感应头配合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
进一步地,复合式机器人机构包括履带安装架和设置在履带安装架一侧的机器人,所述的履带安装架上另一侧设置有与跟踪皮带线连接的车载皮带线,履带安装架两侧安装有履带,车载皮带线的物料输送方向与履带安装架的履带行走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器人包括依次连接的基座、回旋座、大臂、小臂和复合式抓手机构,基座安装在履带安装架上,复合式抓手机构包括与小臂末端连接的旋转臂和设置在旋转臂下方的可调节夹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化集团三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雅化集团三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6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外壳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路运输装甲车用装甲车过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