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溶剂黏温黏压特性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44840.4 | 申请日: | 201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3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迎丽;刘晓庆;胡紫阳;殷参;姚旗;吴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制造厂 |
| 主分类号: | G01N30/14 | 分类号: | G01N30/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压泵 有机溶剂 压力微调 进样阀 三通阀 脱气机 粘度计 出口 进口 特性测试装置 排放阀 有机溶剂出口 排放阀进口 特性测试 阀出口 阀进口 悬空 | ||
一种有机溶剂黏温黏压特性测试装置,包括有机溶剂容器、脱气机、超高压泵、进样阀、粘度计、三通阀、压力微调阀、排放阀,用于实现了有机溶剂黏温黏压特性测试。有机溶剂出口与脱气机进口连接;脱气机出口与超高压泵包括超高压泵进口连接;超高压泵出口与进样阀进口连接;进样阀出口与粘度计进口连接;粘度计出口与三通阀第一进口连接;三通阀第一出口与压力微调阀进口连接;压力微调阀出口与排放阀进口连接;排放阀出口悬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溶剂黏温黏压特性测试装置,属于液相色谱分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用于医药制备、化学化工、环保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是一项相对高效、快速、灵敏的分离技术,但传统的HPLC压力范围一般小于40MPa,设有缓冲器,样品用量大,流量、压力脉动率敏感度低,分析样品的时间在10min-30min范围内。随着色谱柱用小颗粒技术的发展,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向着更高精度、超高压力、超快分析速度方向发展。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应用而生,UPLC对泵的压力要求也提高到了150MPa,分析样品的时间控制在40s-2min内,并且为保证高性能的柱效,超高压泵内严格控制延迟死体积,不能通过设置缓冲器来提高平流性能。在这种严苛条件下,溶剂粘度是影响流量准确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温、超高压力下溶剂粘度值的变化尤为凸出。溶剂在进入液相色谱分析系统前须经脱气处理,在超高压力下,若溶剂中含有的气泡进入泵系统会影响泵的压缩性能进而影响泵的流量精度,亦可使泵系统发生堵塞,从高压泵出来的溶剂进入色谱柱和检测器,由于压力降低气体析出会严重影响检测器的检出。在进行粘度测试过程中所用的溶剂必须经脱气处理才能满足液相色谱的要求。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压力,就需加强泵的密封性能,超高压力下低粘的溶剂难以形成液膜,对强化密封和泵内柱塞杆的润滑都形成了新的挑战。高速的柱塞运动产生热量使溶剂升温发生热膨胀,由于升温使得溶剂的粘度也发生变化,溶剂的热力学模型建立也需明确粘温特性关系。目前对于低粘有机溶剂的粘度测试系统没有考虑含气率的影响,缺乏超高压力和高温下的粘度测试值,即使在常用的低压工况下,也没有进行全面的测试,现有的数据都是最典型的溶剂甲醇和水,UPLC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乙腈、丙酮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有机溶剂黏温黏压特性测试装置,通过有机溶剂容器、脱气机、超高压泵、进样阀、粘度计、恒温装置、三通阀、压力微调阀、排放阀,用于实现了有机溶剂黏温黏压特性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有机溶剂黏温黏压特性测试装置,包括有机溶剂容器、脱气机、超高压泵、进样阀、粘度计、三通阀、压力微调阀、排放阀;
所述有机溶剂容器包括有机溶剂出口;所述脱气机包括脱气机进口、脱气机出口;所述超高压泵包括超高压泵进口、超高压泵出口;所述进样阀包括进样阀进口、进样阀出口;粘度计包括粘度计进口、粘度计出口;三通阀包括三通阀第一进口、三通阀第一出口;压力微调阀包括压力微调阀进口、压力微调阀出口;排放阀包括排放阀进口、排放阀出口;
所述有机溶剂出口与脱气机进口连接;所述脱气机出口与超高压泵包括超高压泵进口连接;所述超高压泵出口与进样阀进口连接;所述进样阀出口与粘度计进口连接;所述粘度计出口与三通阀第一进口连接;三通阀第一出口与压力微调阀进口连接;压力微调阀出口与排放阀进口连接;排放阀出口悬空。
上述有机溶剂黏温黏压特性测试装置,所述有机溶剂出口与脱气机进口通过非金属管连接;所述脱气机出口与超高压泵包括超高压泵进口通过金属管连接;所述超高压泵出口与进样阀进口通过金属管连接;所述进样阀出口与粘度计进口通过金属管连接;所述粘度计出口与三通阀第一进口通过金属管连接;三通阀第一出口与压力微调阀进口通过金属管连接;压力微调阀出口与排放阀进口通过金属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制造厂,未经北京卫星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4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纵波的激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互联网仪表检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