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44828.3 | 申请日: | 201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6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史亚龙;朱为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阿乐乐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C7/00 | 分类号: | A45C7/00;A45C3/00;A45C13/10;A45C13/30;A45F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朱林军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体 包带 本实用新型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多功能包 相对设置 折叠 抽拉 穿设 场景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包带,所述包带穿设所述第一端部,两端与所述包体的第二端部连接,通过所述包带的抽拉实现所述包体的折叠并调节包体的使用角度。本实用新型能满足使用者在不同场景中对包的需求,并且转换包的方式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发现只有一个包是不够用的。也许你在购物,没有足够的空间,或者你要外出携带电脑时,需要换一个包或者要带两个包。没有一款可以变化空间大小和使用方式的背包。
而传统的多功能包只能变换携带的方式,空间无法转化(不用从背包变成小跨包),而且变换方式需要拆卸更换背带,操作复杂麻烦。普通多功能包由于多个使用方式转换,对包外观有很大影响(有些包,变换方式之后看上去就知道这个方式不是主要的使用方式,而且有些提手还漏在外面,很影响外观)。
现有市面上的包都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多场景,多使用方式轻松切换使用的需求。因此需要一款可以变换大小又可以轻松转变使用方式的多功能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包使用的局限性以及转换使用方式时复杂麻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包带,所述包带穿设所述第一端部,两端与所述包体的第二端部连接,通过所述包带的抽拉实现所述包体的折叠并调节包体的使用角度。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折叠实现大包和小包的轻松转换,并且通过包带的抽拉实现包体的各个使用方法,节约了拆装包带的时间,更好的满足人们在不同的使用场景对包尺寸的特殊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端部设有收纳袋,所述包带的端部设于所述收纳袋内,通过对包带的端部的抽拉调节所述包带的实际使用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金属件,用于穿设所述包带。减少了包带在抽拉时的摩擦力,使得包带的抽拉更方便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两个,所述收纳袋为两个,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收纳袋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包带在对应的所述通孔和所述收纳袋之间形成有第一包带和第二包带,当所述第一包带和第二包带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水平。第一包带和第二包带等长,与包体形成背包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包带在对应的所述通孔和所述收纳袋之间形成有第一包带和第二包带,当所述第一包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包带的长度;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垂直。将第一包带抽出,使得第二包带贴合包体,从而形成单肩包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分设有磁铁,所述包体折叠使得所述第二端部和第一端部相吸。磁铁的设置更方便折叠时固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设有第一拉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设有第二拉链。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上均设有包边,用于隐藏所述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容纳体积较大的包体上设有包带,根据使用者的使用场景通过包带的抽拉以及包体的折叠实现大包、小包的轻松转换以及不同类型的包的变化,无须拆装包带,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阿乐乐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阿乐乐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4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