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线芯除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3546.1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4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东;董晓峰;柴伟良;周健;陈会;吕培强;王小蕾;顾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0 | 分类号: | H02G9/00;H02G9/02;H02G9/06;F24F7/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线芯 出气系统 除湿设备 电缆线芯 进气系统 除湿 进气 本实用新型 气体转换器 真空抽气机 密封连接 开合器 进气口 干燥过滤装置 进气加热装置 出气气路 干燥氮气 进气气路 现场空气 依次连接 出气口 第一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线芯除湿设备,包括形成进气气路的进气系统、用于形成出气气路的出气系统;进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干燥过滤装置、进气加热装置、进气开合器;进气系统与电缆的线芯的第一端相密封连接;出气系统包括真空抽气机,出气系统与电缆的线芯的第二端相密封连接。电缆线芯除湿设备还包括气体转换器。进气开合器的出气口与电缆的n根线芯的第一端之间、电缆的n根线芯的第二端与真空抽气机的进气口之间均通过气体转换器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快速对电缆进行除湿,能够减少除湿效果受现场空气湿度的影响,且无需额外的干燥氮气,降低了除湿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生产行业,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现场施工、抢修等情况时使用的电缆线芯除湿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中压(20/10kV)电力电缆及其附件在现场进行施工敷设、抢修等工作时,特别在江南、华南等地表常年积水的地区,经常会由于电缆断口密封不严、本体破损、通道积水、空气湿度大等原因,造成电缆进水或者线芯内水汽湿度超标。一旦发生这类情况,当电缆运行后,在内部电场和水汽的作用下,电缆绝缘会产生电场爬电“水树”,“水树”会侵蚀绝缘,降低绝缘性能,最终导致电缆击穿,严重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和供电可靠性。
目前处理电缆进水,若电缆进水段不长,一般是倒立电缆让水自然流出,或者直接将进水段电缆锯掉两种方式。这两种处理方法“简单粗暴”,往往不能彻底地处理干净进水段,很多水渍会残留在线芯细缝中,排水效果不理想;而且锯掉进水段也造成了电缆材料的浪费,经济型较差。
若线芯没有明显进水,只是湿度过大,工程现场会采用真空抽气机持续向外抽取受潮线芯内的潮湿气体,或者用充气机向线芯内充入高压气体,利用高压气体流动来带走线芯的内部水汽。这两类方法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电缆除潮方法。但是单纯地靠常温空气流动除湿,耗时较长,而且除湿最终效果也与现场空气湿度有关。如果将充入气体改成干燥的纯氮气,能提高电缆线芯除湿效率,但是除湿成本将大幅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快速、高效地去除线芯内水汽,又能降低除湿成本的电缆线芯除湿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线芯除湿设备,用于对电缆进行除湿作业,所述电缆线芯除湿设备包括形成进气气路的进气系统、用于形成出气气路的出气系统;
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用于过滤和干燥其中气体的进气干燥过滤装置、用于加热其中气体的进气加热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进气气路通断的进气开合器;所述进气干燥过滤装置的进气口与外界相通而构成空气入口,所述进气干燥过滤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加热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进气加热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开合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进气开合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电缆的线芯的第一端相密封连接;
所述出气系统包括用于抽气的真空抽气机,所述真空抽气机的进气口与所述电缆的线芯的第二端相密封连接,所述真空抽气机的出气口构成空气出口。
优选的,所述进气干燥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过滤气体而除去其中杂质的除尘净化层、设置有可再生活性干燥剂而用于干燥气体而除去其中水分的干燥层、用于暂存气体的储气罐,所述进气干燥过滤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除尘净化层相连通,所述进气干燥过滤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储气罐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气罐中设置有检测其中气体湿度的气体湿度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仓、设置于所述加热仓上的若干个加热电阻、用于检测所述加热仓内气体温度并产生温度控制信号的温度控制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相连接并根据所述温度控制信号而控制所述加热电阻是否工作的温控继电器。
优选的,所述进气开合器包括开合继电器、设置于所述进气气路上并由所述开合继电器控制的开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3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回路π接用电缆终端塔
- 下一篇:电缆固定夹具